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聚氰胺事件推动我国奶业转型升级,乳制品行业的监管政策频出、散养的生产组织模式逐渐退出市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乳业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创新发展推动乳企转型升级,在构建现代乳业体系中提供融资支持、调整发展结构、配套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本文以乳业为案例研究生产组织模式升级伴随融资模式的变化。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乳业生产组织模式和融资模式变迁两个领域的文献和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式全面回顾和总结三聚氰胺前后我国奶源生产组织模式和产量变化,剖析了我国奶源生产的现状,归纳为三个演变时期,萌芽期的散养模式、成长期的养殖小区模式和成熟期的规模化养殖模式,三个不同的模式下分别伴随着民间借贷、产融结合、并购融资三个方面融资模式的变化,通过案例分析三种不同模式下带来的融资模式变化和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三聚氰胺事件成为奶源生产组织模式变革的分水岭,从之前的散养转变为养殖小区为主体的规模化养殖,并处于向规模养殖场发展的趋势,运用质量控制行为分析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下奶农安全养殖行为影响,对分析结果运用HACCP分析方法得出生产组织模式变化和奶源生产环节的风险管控关系,发现原料奶产量随着我国奶源生产组织模式的成熟而增长。散养模式下奶农通常通过民间借贷解决资金短缺周转的困境,我国乳业产业链各个环节利益联结松散,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金融服务的效率非常不显著,但是民间金融组织参差不齐,有着巨大的风险隐患。新型民间借贷方式P2P网贷平台市场的竞争中,涉农网贷平台在数量和规模上均没有占据市场主流,网贷平台的涉农贷款更加体现了小额分散的特征。涉农平台运营效率方面,对于未达到有效前沿的两家涉农P2P网贷平台,技术无效是由于规模无效造成的,并且规模报酬区间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说明较低的规模效率制约着运营效率的提高,扩大规模才能提高效率。涉农平台风险管理方面,对出借人进行风险评估的措施以及借款人规模控制的控制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对于城市的网贷,农村网贷有天然需求,是真正的个人贷款,无论是在侵入式的业务操作以及政策支持方面,涉农网贷平台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养殖小区模式下产生了“1+N”模式,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上下游中小型企业、奶农和消费者捆绑在一起,充分利用金融机构使乳业龙头企业与奶农联系更紧密,为广大奶农和奶农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保障奶农和奶企的利益,从而改变奶农处于产业链弱势群体的地位。对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进行信用捆绑,随着产业链中小微企业的资金状况和信息的透明化将单个中小微企业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全产业链的整体可控风险。伊利企业和金融产业融合成立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以及融资保理公司的事件,通过研究伊利集团与金融产业融合后对企业短期内的股票价格的变化来分析产业融合对集团产生的影响,发现市场对企业和金融产业的融合是认可的,伊利作为龙头企业通过产融结合构建的“1+N”模式,有效解决上下游合作伙伴融资贷款难题,成功协同产业链伙伴持续健康发展。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大趋势下带动了乳企兼并大浪潮,随着国家对现有乳制品加工企业进行整顿并且对加严其市场准入规则,大型乳企通过收购、融资、资产重组等手段增强企业规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会淘汰没有产业竞争力中小型企业,一线品牌企业市场份额高度集中。蒙牛两次增股现代牧业看重的是现代牧场实现了从源头牧草种植、规模化奶牛饲养,两次增股现代牧业后EVA值上升趋势显著,表明蒙牛增股现代牧业是一次成功的并购,提高市场集中度。我国乳业并购融资方式相对单一、规模相对较小,现仍以股权性融资为主,在融资方式以及融资工具的选择上,仍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以解决资金的来源。融资渠道的拓展不够顺畅,兼并重组的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资本市场支持兼并重组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