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潮观《吟风阁杂剧》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he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潮观是生活在清朝康熙末至乾隆之际的一位杂剧作家,其短剧合集《吟风阁杂剧》在短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长期担任地方官,杨潮观对民间疾苦和社会积弊有清醒、深刻的认识。他借《吟风阁杂剧》褒贬美刺、惩恶劝善、教化世人,其短剧表现出为社会、为人生的严肃创作态度。本文分三个部分对《吟风阁杂剧》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章研究《吟风阁杂剧》的创作背景,从杂剧在清初的发展状况、康雍乾三帝对戏曲的态度及其影响以及杨潮观的个人经历三个方面全面分析《吟风阁杂剧》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个人创作背景。本章关于背景的论述遵循从时代到个人的论述逻辑,逐步细化,最终归结到杨潮观的杂剧创作。第二章立足于文本,具体论述《吟风阁杂剧》在题材内容选择上的独特之处。首先从《吟风阁杂剧》的选材入手,分析杨潮观的选材特色。然后,结合史料记载和题材本事,分析杨潮观对题材本事的改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吟风阁杂剧》中的儒释道精神和杨潮观的价值建构。第三章主要论述杨潮观短剧的特色和地位。首先,从剧下小序和女性形象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杨潮观短剧的诗化个性和剧中体现的女性情结,这两点是《吟风阁杂剧》的主要特色。最后,将结合杨潮观短剧的特点并综合全文的论述分析杨潮观短剧的历史地位。本文从《吟风阁杂剧》的创作背景、题材内容、特色与地位三个方面探讨杨潮观的杂剧创作。在行文过程中,努力发掘现存文献中的相关资料并展开论述,力求对《吟风阁杂剧》的研究做一些拓展与补充。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立足于杨潮观杂剧选材范围开拓和切入角度创新的特点,结合史书中相关史料记载,分析其短剧对题材本事的改编以及呈现出的新意义和新价值,二是结合杨潮观为杂剧作小序的独创之举和杂剧中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分析杨潮观短剧的诗化个性和女性情结。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广西田阳县中部河谷地区"台农1号"芒果果园施肥情况的实地跟踪调查,结合芒果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分析指出当前田阳县中部河谷地区芒果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
论文从3D电视的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电视产业的发展问题,总结出困扰3D电视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新兴电视技术的兴起对3D电视造成的冲击、3D片源的短缺以及自身技术的不完善等,并
基于消费者认知与情感层面,可从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关系入手,将品牌信任划分为转移信任、经验信任两种类型。数据分析表明,对品牌信任的这种新划分存在于消费者与品牌的交互
随着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动漫产业飞速发展,动漫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的动漫设计也处在高速发展之中。动漫设计中的造型设计在整个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作品成败
高中数学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主要通过课上与课下了解,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第一现场”。如果教师在课堂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不仅能及
校园一卡通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其“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优越性使得校园卡成为师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的校园一卡通系统,虽然在具体应用
作为新诗草创时期“弄潮诗人”中的一员,康白情在新诗创作和新诗理论两个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实绩。本文通过对康白情的个案研究,尽可能公允的评介康白情的新诗及诗论,并进而
<正> 从6月29日起,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率先启动家猪基因组测序计划,并将尽快拿到&#39;工作框架图&#39;,从而为家猪品种改良、医学研究、生物医药工业发展提供基因组序列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