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潮观是生活在清朝康熙末至乾隆之际的一位杂剧作家,其短剧合集《吟风阁杂剧》在短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长期担任地方官,杨潮观对民间疾苦和社会积弊有清醒、深刻的认识。他借《吟风阁杂剧》褒贬美刺、惩恶劝善、教化世人,其短剧表现出为社会、为人生的严肃创作态度。本文分三个部分对《吟风阁杂剧》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章研究《吟风阁杂剧》的创作背景,从杂剧在清初的发展状况、康雍乾三帝对戏曲的态度及其影响以及杨潮观的个人经历三个方面全面分析《吟风阁杂剧》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个人创作背景。本章关于背景的论述遵循从时代到个人的论述逻辑,逐步细化,最终归结到杨潮观的杂剧创作。第二章立足于文本,具体论述《吟风阁杂剧》在题材内容选择上的独特之处。首先从《吟风阁杂剧》的选材入手,分析杨潮观的选材特色。然后,结合史料记载和题材本事,分析杨潮观对题材本事的改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吟风阁杂剧》中的儒释道精神和杨潮观的价值建构。第三章主要论述杨潮观短剧的特色和地位。首先,从剧下小序和女性形象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杨潮观短剧的诗化个性和剧中体现的女性情结,这两点是《吟风阁杂剧》的主要特色。最后,将结合杨潮观短剧的特点并综合全文的论述分析杨潮观短剧的历史地位。本文从《吟风阁杂剧》的创作背景、题材内容、特色与地位三个方面探讨杨潮观的杂剧创作。在行文过程中,努力发掘现存文献中的相关资料并展开论述,力求对《吟风阁杂剧》的研究做一些拓展与补充。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立足于杨潮观杂剧选材范围开拓和切入角度创新的特点,结合史书中相关史料记载,分析其短剧对题材本事的改编以及呈现出的新意义和新价值,二是结合杨潮观为杂剧作小序的独创之举和杂剧中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分析杨潮观短剧的诗化个性和女性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