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开挖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e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岩土工程中,尤其是地下结构工程,由于工程的隐蔽性、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岩土体工程特性的多样性,人们需要更加直观的模式反映岩土层、岩土工程结构信息,以指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本文拟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可视化技术与地层、岩土工程的地下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地下结构的虚拟开挖,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针对岩土工程地下结构的开挖,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有关基本问题,分析GI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指出了3DGIS在岩土工程中的发展前途;2.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重点讨论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主要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的优点和不足;3.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地下结构开挖的数据结构模型,并讨论了建立地下结构模型的方法。4.采用Visual C++的面向对象语言编程方法设计了一个关于地下结构虚拟开挖的计算分析软件,软件采用基于三棱柱的数据模型,探讨了三棱柱切割的方式。5.利用编制的三维可视化软件对厦门东通道海底隧道工程中的地质剖面进行了模拟,显示了风化槽的分布情况与隧道线位之间的关系,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证明了此软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本论文所作的工作,可以为地下结构开挖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提出的一种新型钢-GFRP-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该组合梁由三部分组成:带有T型肋的箱型截面GFRP型材、浇筑于GFRP型材上的混凝土及支承桥面板的
钢板-砖砌体组合结构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结构形式,适用于砖混结构房屋的加固改造。这种结构形式是在既有砖墙上外包钢板,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并在内部填充结构胶,使得钢板与砖砌体能
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EDBMS)是实现CAD/CAE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计算机有限元结构分析(FEM)软件技术应用现状,具体讨论了建立一个适用于建筑CAD/CAE领域的面向对象工程数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叠层钢板橡胶支座基础隔震体系的保护装置。由于长周期的地面运动发生时,会使隔震建筑物发生类共振现象,导致叠层钢板橡胶支座的水平变形过大,隔震支座由于
岩土工程师们不仅经常要评估已有桩基在侧向土体运动条件下的响应特性,如与桩基相邻的桥墩基础,打桩,基坑开挖,隧道开挖盾构推进,边坡滑移或山体坍移,都可能引起土层的侧向位
近年来基坑支护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桩锚式支护结构,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在实际工程中桩锚支护结构存在着两种形式:桩锚组合式支护结构和桩锚分离式支护结
岩土的非均质性和复杂性决定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存在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而模糊性具有更普遍和根本的意义。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采用不确定的方法解决不确定的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位于市中心的旧建筑,特别是占地大的工业厂房或仓库,纷纷进行改造,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原有建筑物内增设钢结构夹层是常见的一种增层
钢筋混凝土学与有限元学科的发展水平已使人们有可能真实地模拟钢筋混凝土的非线性行为.三维的钢筋混凝土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比二维的分析更贴近实际.发展和完善适用于三维钢筋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出现了从数值仿真向可视化仿真发展的趋势。可视化仿真(Visual Simulation,即VS)是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和系统建模技术相结合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