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调和”观与改良思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huaji1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关于曾国藩的思想的地位评价,一般都公认他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洋务改良思想,但在对这两者的关系分析上,以往通常的看法是“对立说”,认为:曾国藩的洋务改良思想是受西方的影响,与其具有的传统文化关系不大,或者说传统文化的包袱使他的洋务改良思想比较落后。然而,实际上曾国藩的洋务改良思想就是他将儒家传统文化中“中庸和谐”的主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他先是调和了汉学与宋学之间的矛盾,又进一步调和了儒家理想中“内圣”与“外王”在现实政治中的矛盾,最后发展到力图调和中西文化之间的矛盾,终于形成了他的洋务改良思想。这种兼容并蓄,善于调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使原本对立的两者达到和谐统一的思想特点使他能不拘一格,既捍卫传统又超越传统,引领了儒家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转型,从而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要求。曾国藩的调和观与改良思想,不仅与他的个人秉性有关,同时也是时代背景的产物。当时中国正处在从古代向近代转型的时期,曾国藩既能继承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同时又能接触到近代西方文明。曾国藩将西方外来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和自己原来的传统思想融为一体,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内涵。以往的研究对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往往持批判态度,认为其流于“虚伪”,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具有的积极成分和近代西方文明之间的共通之处。而且事实上,正是由于有这些共通之处做铺垫,中国才能顺利地吸收外来文化,逐渐融入世界潮流。本文希望通过目前所能掌握的资料,对曾国藩的改良思想作全面的考察、深入的分析;对曾国藩的改良思想的形成及在政治实践中的其体现作详细的阐述。例如,他的经世致用的务实思想体现在军事上,是重视大局观念和用兵方针的稳重;体现在生活习惯上,则是勤俭节约的朴素作风。通过对他思想的深入挖掘,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近代遭遇的认识。他的思想中还有一些积极成分,却没有被后人良好的继承,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短期二氧化硫吸入染毒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血清和肝脏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和DNA凝胶电泳分析来观察二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及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抽取冠心病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沈周开启了吴门画派重视生命吟咏之先河,其《东庄图》更是把田园题材融入到山水画中,成为中国田园山水画的代表作。由于在他之前,中国绘画史上还没有人像他那样,把具体的生活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将绘画变成其抒写生命体验,心物交融,当下起兴的工具,所以其作品影响极其深远。直至今日,画中重视体验当下生活快乐,轻视功名欲望的精神品质,也值得我们倾其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本文以明代沈周《东庄图》田园山水画研究
在积极行政成为了新时代基层政府行政实践常态的背景下,部分基层政府的积极行政行为却遭遇村庄社会的不参与、不配合,甚至阻挠等而陷入“好事难成”的窘境。究其根源在于部分
本研究通过样点调查法分析研究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天然次生林群落(包括锐齿栎(Quercus valiena var. acuteserrata)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红桦(Betulaalbo-sinensi
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涉台文物为研究对象,了解该区域涉台文物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分布状况后,以血缘、文缘、商缘、法缘这四类涉台文物的地方代表性文物为范例进行剖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意识文化形态或是固有传统,是大家经常提起的企业精神,体现着一家企业的独有特点。现代企业为了适应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
由于我国采用“注册取得+绝对自由”的商标权转让模式,客观上助长了商标储存行为,导致大量注册商标与商品市场相脱节,浪费有限商标和行政资源,影响商标制度正常运行。在法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气象环境对于城市密集地区的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影
运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理论 ,分析了钢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钢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采用模糊多级综合评价方法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