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袋堤坝施工期稳定性试验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土工充填管袋筑坝技术已是非常成熟的一种建筑技术,在我国此项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河口、沿海等海岸防护工程、围海造陆工程中。我国工程设计中鲜有藉以依据的设计准则,大多参考以往工程经验,本文正是鉴于此对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对管袋堤坝在波浪、水流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试验采用规则波进行模拟,几何比尺为1:35,波浪模型试验选用了1/20、1/25两种波陡,所选管袋堤坝的模型尺寸为:顶宽15cm,坝高12cm、18cm、24cm,边坡坡比m为1.25、1.5、2.0、2.5。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在不同堤前水深及不同波浪要素工况下,不同坡比及坝高管袋堤坝失稳的临界波高,及堤前水深、波陡、坡比、坝高对其的影响。 (2)研究波高、波陡、坡比对堤前波压力及上抬波压力的影响。对比光滑护面斜坡上堤前波压力分布的苏规公式,并对其进行修正,使能适用于管袋堤坝坡面上的波压力计算。分析管袋的渗透性及管袋层间缝隙对上抬波压力的影响。给出顶层管袋堤前波压力及上抬波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 (3)研究管袋堤坝的失稳方式(单层失稳还是多层失稳)、管袋位移的产生与管袋掀起和越浪的关系、波浪持续作用下管袋位移的开展情况。 (4)基于所测波压力,对失稳工况进行校核分析。由因次分析推导顶层管袋所受波压力公式,结合极限平衡原理,建立计算顶层管袋稳定安全系数的经验公式。 (5)研究水流作用下不同坡比、不同坝高管袋堤坝的失稳临界流速,分析坝高及坡比与管袋堤坝失稳时坝上水深及坝头流速的关系、及其对管袋堤坝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前人总结的临界流速稳定公式对试验进行分析并对其作出修正。
其他文献
一、前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勾股定理的应用》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该节的主要内容为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来处理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总是要伴随着实际问题的思考分析、抽象概括、操作实践等活动,这是学生不断强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然需要。对于较为复杂的应用型问题,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和交流探究的优势。  从后续课程来看,该切内容是
期刊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23KD膜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sj23,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其表达并纯化此蛋白,为制备亚单位疫苗和检测特异性抗体及细胞因子提供抗原。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中,泄洪建筑物是保证水库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关键,消能防冲一直是水利科学鼓励研究的方向。由于拱坝相对较薄,在其坝身中孔上使用窄缝挑坎,挑坎及泄水道的
代建制模式是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其理论基础和方法尚不成熟,有大量的课题需要研究。本文针对代建制实施中最核心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最高海拔3697m,最低海拔3422m,总面积166570.6hm2。保护区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保护区内地表丘状起伏,河沟
本文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利用常规工艺和本地常见原材料配制工作性能良好的自密实混凝土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方法,建议了粉煤灰掺量和钢纤维体积率一定条件下的钢纤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