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 WTO 后,国内金融市场即将全面放开,我国的金融业进入了重大转折时期。一些新兴的商业银行、外资银行正在或即将迅速进入我国金融市场,银行业形成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局面,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作为规范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工作的会计制度,对其进行改革、完善并促进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融合将对规范我国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提高银行业经营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竞争实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制度的变迁。该部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业银行会计制度从单一的为完成利润计划、保证国家资金完整服务,到全面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改革历程。着重分析了 2001 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制订的国内、国外宏观背景,并对 1993 年和 2001 年两个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核算原则和主要核算内容进行了详细比较。(二)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根源分析。长期以来,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制度经过多次改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资产核算方面,贷款风险分类、呆坏账准备金计提和呆坏账核销的规定没有遵循谨慎性原则;在负债核算方面,“新型”负债的会计核算规定不明确;在所有者权益核算方面,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规定不科学;在收入核算方面,收入确认不合理;其他方面还存在存贷款结息日规定不 1<WP=7>许立民: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研究合理和信息披露不规范,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同国际银行业的接轨,并影响到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三)西方商业银行会计制度的经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会计的发展历程本身和众多成果适合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将必然会受到西方商业银行会计研究成果和实务的极大渗透。该部分重点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对会计目标、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核算形式、资金筹集渠道等方面的规定,并对西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财务报告改革加以研究,得到了有益于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和启示。(四)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路与目标。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适应加入 WTO 后与国际商业银行会计融合及我国金融业发展趋势的需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会计制度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实际,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规定、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利息收入的确认和会计信息披露等内容进行规范。其目标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五)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容与措施。该部分重点探讨了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和损失类贷款的核销、混业经营、会计报表格式和附注披露、或有事项披露、资本金等六个方面的具体改革内容和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制度等问题,为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实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