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料文本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种。史料文本的翻译需要注意其客观性与文学性,使得译本既能保留历史史实,又能使目标语读者产生阅读兴趣。随着中黑两国间文化交流日益深化,中国读者对于黑山历史、文化的阅读需求激增,奠定了彼此了解、扩展合作、友好往来的民间基础。本报告对Montenegro:A History(Chapter 12&13)汉译实践作案例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翻译报告首先对于任务背景和意义、源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文本特征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介绍了变译理论的相关内容,并依据其特征分析了应用于史料文本的可行性;最后作者根据Montenegro:A Modern History(Chapter 12&1 3)汉译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借助七种变通手段进行了逐一分析。本报告认为,史料文献Montenegro:A Modern History(Chapter 12&13)记载了黑山独立公投和独立公投后的历史史实,在词汇、句法和文法方面体现出了史料文本的客观性和文学性。黄忠廉所提出的变译理论论述了翻译方法的整合,侧重于重对文本信息的处理以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对于史料文本翻译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史料文献翻译中,可通过增、减、编、述、缩、并、改七种变通手段来摄取原作有关内容进行翻译,突出翻译中的“变通”,即以“变”求“通”。“变”是策略和手段,“通”,使译文可以充分展示其文本特征并且变得更加生动、准确、简洁,能够为读者理解和接受,更好地介绍黑山历史。此外,史料文本汉译的过程既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需要译者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手段使得译本得到更好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