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扫描和数字化技术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颞骨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颞骨进行评估与测量;2.统计分析测量结果,评估健侧与患侧不对称的形态特点,总结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颞骨畸形形态特征。研究对象及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外耳中心接受治疗的30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头颅CT;利用CT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Mimics软件中建立颞骨模型,进行患侧颞骨模型结构评分,获取颞骨模型的整体结构参数,包括总表面积、体积、最大长、高、宽度。再进一步从颞骨模型定位象征性结构位点获取颞骨模型的分区结构参数,包括解剖位点间距和连接线夹角、解剖标志结构面积、体积及圆弧直径,并比较健侧与患侧颞骨之间的差异来评估颞骨各个部位畸形的严重程度。结果:1.通过颞骨模型结构评分,发现颞骨畸形以外耳道为重,其次为颞骨鳞部及颞骨乳突;2.通过对颞骨模型整体结构参数的分析,发现患侧颞骨模型总表面积和总宽度较小而其总长度、总高度则没有显著的差异,提示患侧颞骨形态趋向更集中。3.通过对颞骨模型分区结构参数的分析,发现患侧乳突较窄且短、鳞部较窄、颞骨颧突下缘较平缓。结论:CT三维重建颞骨模型可准确获得能直观反映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颞骨畸形的三维测量指标,其未来应用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血液宏基因组分析,调查我国部分地区健康献血人群血液微生物组,分析健康献血人群血液中可能存在的新发病原体,再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评估病原体的核酸及抗体流行情况,旨在对我国采供血机构健康献血者血液中新发病原体感染风险做出初步评估。方法(1)高通量测序与血液宏基因组学分析 收集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文山壮族苗
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世界上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试验对于促进卒中的预防、治疗、康复至关重要,是研究新型药物等干预措施不可或缺的过程。然而,卒中临床试验却面临着受试者招募效率较低和招募不足的问题,且已成为临床试验开展的主要障碍。如何快速有效地开展卒中临床试验的队列识别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目前基于电子病历的队列识别研究为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已有研究或侧重于临床试验入
目的:研究分两期行“单瓣法”耳郭再造术的临床应用,并对手术效果及细节改进进行讨论,以期为外耳畸形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自2014年3月至2019年11月,对28例患者采用该方法行耳郭再造术。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于耳后乳突区植入扩张器;二期取出扩张器,切取肋软骨并雕刻耳支架,于扩张皮瓣内植入耳支架,完成耳垂转位及耳屏再造等。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0个月,1例术后再造耳皮肤血运差,1例术后颅
背景:炎症参与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而白细胞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它在冠心病(C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白细胞可以预测CAD患者的预后,然而,极少关于它在老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风险预测价值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参数与心血管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此研究入选了本院收治的1299例年龄≥6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间范
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对小耳畸形中最常用的两种材料:自体肋软骨及Medpor支架做一个综合的评价分析,在查询了既往的临床数据及文献之后,经由多个维度去比较二者的特性,分析二者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用于为一线工作的整形外科医师提供参考资料,从而提高治疗的满意度和效果。资料与方法:通过对Pubmed、Cochrane,Library、知网、万方医学等多个数据库进行检索,对从20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与卵巢原发双癌(SEOC)患者的临床、病理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其生存的预后因素,为这种相对少见的妇科肿瘤的个体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97年-2019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130例符合诊断原发双癌标准的SEOC患者,要求其临床病史、随诊资料完整,经病理学专家复核病理诊断,建立临床-病理资料数据库,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研究SEO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
目的目前认为小耳畸形是环境及基因共同作用所致,环境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生。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环境致病因素进行探讨,但尚未得出决定性的结果。因此,我们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与荟萃分析来探索先天性小耳畸形与环境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于PubMed、EMBASE 及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自 2000 年 1 月至 2020年10月期间发表的
背景:Crouzon综合征(CS)是最常见的颅缝骨病综合征,常伴有眼部,呼吸和听力系统并发症。眼部解剖结构上的变化,如眶腔变浅,代偿性突眼及眶距增宽,引起眼球脱位,暴露性角膜炎,斜视等疾病。另一方面,颅内压增高导致视乳头水肿和视神经萎缩造成视力问题。CS患者常因其呼吸道解剖结构的异常引起呼吸困难,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HS)的表现,偶见智力下降,急性呼吸窘迫的发生。
目的:卵巢癌初诊时多为晚期,已发生广泛转移。卵巢癌转移的部位含有丰富的脂肪组织,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细胞因子能调控细胞代谢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挖掘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探索靶向转移关键靶点的精准治疗方法是卵巢癌临床诊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献表明,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分泌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常呈低表达而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同时,GDF15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
目的:分析Le Fort Ⅲ牵引成骨术治疗Crouzon综合征患者面中部骨骼发育不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和睡眠低氧血症的临床效果。研究术后中面部骨块移动与上气道改变之间的关系,尝试找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7例4-18岁Crouzon综合征患儿。按照我们的治疗策略,全部患儿接受Le Fort Ⅲ型截骨术和外支架牵引成骨术治疗。术前术后监测呼吸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