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对玉米秸秆与白菜混贮品质影响及细菌多样性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mqs129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秸秆是中国北部地区主要的作物之一,秸秆的季节性收获特点常常导致即时利用量远小于收获总量的结构性矛盾,且原料极易腐败变质导致其无法有效地长期保存,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秸秆长期储存的方法。青贮是一种较好的跨季节作物秸秆保存方式。然而由于我国农村耕作条件和习惯等因素,秸秆多数在萎蔫干黄后才收获,导致水分和糖分大量流失,甚至高度纤维化和木质化,无法直接青贮。另一方面,随着蔬菜种植面积和消费量不断增加以及蔬菜流通商业化的发展,大量遗弃的废弃蔬菜(尾菜)给农村或城市带来了严重的尾菜污染。鉴此,本课题选用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为原料,设计5个处理,以无添加剂的干玉米秸秆单贮组(SE组)和干玉米秸秆+废弃白菜混贮组(ME组)作为对照组,以植物乳杆菌(LP组)、布氏乳杆菌(LB组)和异常毕赤酵母(PA组)作为添加剂组,二者混贮后水分含量为71%,避光恒温贮存170 d,间隔一定时间(30 d或40 d)从感官评定、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和细菌多样性的角度对玉米秸秆混贮品质及细菌群落变化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各组感官评定结果可知,各组在发酵周期内发生未腐败变质现象,可继续对混贮原料进行发酵周期的延长。在整个发酵周期内LP、LB和PA组的感官评定优于SE组和ME组。LP组和LB组效果略优于PA组,但LB组在发酵170 d时感官评定结果较好且仍为优等,其他试验组则降为尚好。(2)综合分析各组的化学成分得出,LP组混贮效果较好。其DM含量和DMR在贮存60 d时显著高于其他组且贮存130~170 d时其综纤维素含量最高。ME组DM含量在发酵周期内显著低于其他组。(3)SE组的发酵品质较差,其p H高达5.8以上,无法达到优良混贮原料的基本要求(pH<4.5)。PA组的p H和乳酸含量相对优于其他试验组,但发酵130 d后其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LP组的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其他组,乙酸、乙醇和丙酸含量在总体上高于其他组。添加剂组的V-Score评分结果显著优于SE组和ME组。从发酵品质的角度暂时无法对效果最优的试验组做出准确判断。(4)从细菌多样性结果可知,LP组在相同测序量下物种多样性、群落丰富度及在属水平上的OTU数均低于其他试验组,说明其细菌群落组成较少,种类相对集中。从门水平上细菌群落组成可以看出,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发酵周期内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而LP组能使乳杆菌属成为优势乳酸菌,且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其他试验组。从聚类热图结果可以得出结论,LB组和PA组细菌群落相似性较高,而SE组细菌多样性与其他组相差较大。综合上述结果后发现,LP组混贮效果较好,虽然LP组后细菌多样性结果表现出了较好的混贮原料微生物群落特性,但其混贮品质在一些指标上仍然无法达到优良混贮原料的基本要求,因此还需要从其他添加剂种类的优化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提高混贮原料的储存品质及实现农作物秸秆的跨季节储存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因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而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目前还没有疗效好且副作用低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脉冲电磁场(PEMFs)作为一种非侵入物理
摘要:本文探索物理定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思想、原则和模式,探讨解决教学中知识增长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既掌握物理定律,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和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物理定律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82  物理课堂教学包括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理论、物理实验等基本课型。在人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