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安市城市坐落于东岳泰山脚下,依山而建,山城一体。遥参亭位于泰安老城区的中心,南邻泰安主干道东岳大街,东为仰圣街,西为岱西街,基地总面积28655平方米。遥参亭位于泰山历史文化轴线的核心位置,作为岱庙前庭,对泰安及泰山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缺乏有序的城市建设和发展,遥参亭与周边环境受周围环境挤压日益严重。随着城市的扩张、环境不断变化,遥参亭及周边环境与城市形态和功能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外部交通上,与东岳大街交通存在严重问题,由于双龙池这一历史文物古迹的存在导致遥参亭南门路段道路拥挤、人车混行、易发事故。此外,遥参亭东西两侧广场空间布局上,二者相互分隔,空间支离破碎。日趋郁闭的广场阻隔了东岳大街与岱庙的视觉联系,且在文化体现力上不足,遥参亭与周边环境亟待更新。因此,在遥参亭历史文化广场研究进行期间,经过多次的现场调研,笔者开始思考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来解决遥参亭与周边环境更新、地域文化传承的问题。本文从岱庙、遥参亭的历史沿革入手,通过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遥参亭与周边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用地性质的转变,由居住用地、商业用地逐步向城市绿地转变,详细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设计方案从道路交通、空间布局、文化体现三个层面入手:设计将东岳大街双龙池段向南弯曲,在保护双龙池古迹的同时,解决东岳大街交通拥堵的问题;设计遥参亭历史文化广场,将遥参亭东西两侧广场空间进行整合,形成有序的空间结构;同时拆除遥参亭院落围墙和侧房,创造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的广场空间,突出泰山历史文化轴线;通过对泰山景观元素、泰安民俗文化、泰安居民行为方式与场所精神的研究,深入挖掘泰安地方传统文化,在广场设计中用泰山皮影、人物浮雕等形式体现泰山地域文化。通过对遥参亭与周边环境更新的研究,优化交通、整合空间、体现文化,使其与城市空间发展相适应,最终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功能合理、尺度适宜、空间丰富的广场空间,提升该地块的可识别性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