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理思想是道德观点及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化,也是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诗经时代的道德生活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源头,也决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和方向。拥有兴、观、群、怨的诗教体系的《诗经》成为了几千年来我们上最为看重的经典伦理教科书。其伦理思想在《诗经》中有四方面的内容体系:一是社会伦理思想的一般的伦理规范和准则;第二是婚姻爱情伦理思想,有正面的美好的模范婚恋思想,也有婚恋道德的反叛;第三是政治伦理思想,诗经时代的中国,先民们已经有了民本观念,“采诗官”制度是一种观民设教的王权监察制度,也有了最早的政治伦理规范:德和孝;第四是宗教伦理思想,先民们“天人合一”的天命观,来自于对上帝神—天和祖先神的信仰,但无神论者总是不敬天地,不信鬼神的。《诗经》伦理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它的直观性、狭隘性、外在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政治文明的发展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人生目的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经典文献《诗经》中的同一事件、同一行为、同一道德现象,我们往往产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评价。在伦理观念多元化的时代,我尝试着用现代伦理学的视角和方法来重新审视和解读《诗经》中的伦理思想,以期能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伦理思想有较好的审视、规范、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