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障碍者的支持性就业服务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并且在不断的扩大和深入研究面。一直以来,相对来说受到重视的是学龄期特殊儿童的学校教育,而成人期的就业服务相对滞后。据文献所知,在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智能障碍者的支持性就业工作已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支持性就业服务在我国相对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比如在二○○六年八月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和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就联合举办了北京市成年智障者社区生活与支持性就业培训,说明我国对成年智障者的支持性就业服务也在开始倡导和开展一些工作。本文主要从智能障碍者支持性就业的理论层面和具体的实践层面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支持性就业的理论基础、支持性就业的模式,对智能障碍者支持性就业中工作适应能力训练与支持策略的运用及成效进行了相关研究,从中得出一些观念性的思考,并结合中国河南洛阳地区的现有情况提出在开展支持性就业服务方面具体的做法和建议。本研究想达到的目的:(1)探索与支持性就业模式相适应的有效的测量评估体系,以求较充分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就业和教育需求;(2)探索与支持性就业相适应的有效的训练模式;(3)探索智障学生支持性就业的实践方式;(4)建立有效的支持性就业追踪辅导方式和支持系统;(5)通过对课题的实验研究,探索智障学生支持性就业方式在我国中部地区应用的实效性,以此推见一般,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6)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支持性就业的重要性。根据从文献探讨中得出的思考,将理论付诸于实践,选择个案进行个案研究。选择重度智能障碍者一名,中度智能障碍者两名,三名个案中一名有家庭支持。三名个案的支持性就业服务工作大体一致,又各具特点。在具体的操作上,按照基本的流程进行,并争取家庭、家长、学校、福利机构、雇主、同事等等方面的合作。实践研究结果发现:(1)智能障碍者是支持性就业服务的最大受益者,且其可就业性是值得肯定的;(2)智能障碍者在支持性就业过程中所需的支持内容是多方面的;(3)在支持策略的选用上,家庭支持、同事支持是最有效的;(4)关于支持性就业的成效,从个案本身能力前后的对比、家庭、雇主、学校对智能障碍者的态度、观念以及对家长和雇主的意见调查方面都反应出了积极的效果;(5)影响智能障碍者成功就业的因素:自身特征;家长的期望及配合程度;智能障碍者的自身表现;工作环境因素;工作的其它相关因素。最后本文还指出了本研究的限制,以及从未来发展支持性就业相关政策与措施方面、智能障碍者支持性就业方案的具体操作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