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作为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热词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但互联网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技术领域,作为为人类的沟通交流服务的工具,互联网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具有比传统的纸质媒体更广泛更深刻的传媒力量,因互联网而生的网络舆情也成为了各界关注的新兴焦点之一。作为社会舆情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网络舆情反映了各类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网络舆情的蓬勃发展使言论自由、社会公平正义等价值得以张扬,使舆情监督的积极作用得到发挥,但同时网络舆情中的煽动、攻击、辱骂等非理性行为也给互联网治理带来难题和挑战。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是相关基础设施如机构建设、技术支持等方面正逐渐完善,但在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及配套制度的健全完善还有待深入探究。在网络舆情发展日益蓬勃的今天,我国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治理观念治理方法还比较传统,不能跟上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治理过程中其他主体的参与不充分,治理机制比较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是受政府自身传统行政模式的深刻影响,还与公民社会的发育成熟及治理能力、网络媒体行业运行状况及自律机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依据公共治理理论及相关传播理论,在研究网络舆情现实发展情况基础上,力图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并能够改善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现状的网络舆情治理路径。随着网络舆情不断变化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研究网络舆情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本文认为,网络舆情多元主体治理比传统的由政府主控的网络舆情治理在治理理念上更加科学合理,在治理过程中更加充分集合了各个治理主体的优势和作用,治理方法上也更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和网络空间的规律。本文也从治理观念、法制建设、媒体发展、网民素养多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网络舆情治理的具体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