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性疾病与治疗——以《夷坚志》为中心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cou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发展到宋朝更加成熟,太医署、翰林医官等职责分属及分科更加精细,这也促进了医学教育的成熟,妇产科更是单独成科,较之前有了极大地发展。  宋代妇产科的发展更是推动了女性疾病的治疗,虽然是妇产专科,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女性产育疾病,还包括女性祟病及其它由生理原因所引起的杂病。  关于女性的产育疾病,宋代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妇产专家,诸如杨子建、陈自明等,医家认为女性求子应从夫妻本身入手,根据具体的身体症状对症下药,但是宋代普通民众面对这一难题,多是求神拜佛,以虔诚之姿感化上天赐予子嗣;还相信阴德之说,认为多做善事会有福报,这点与传统医家不谋而合。医家更是提出了产后是身体恢复的关键阶段,并提出了对症治疗的方法。  关于女性祟病,宋代的普通民众多认为是鬼怪作祟,多是借助僧道巫之手治疗,医家在此间发挥的余地不大。关于女性的其他疾病,诸如眼疾、伤寒等,治疗方法多样化,但都未能脱离僧、道、巫、医的范畴。造成此种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繁盛的民间信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偏远地区看病难且贵。  宋代女性之于家庭的照顾,不仅体现在相夫教子、侍奉老人、处理琐事,而且在家人有疾时作用更加突显。得益于医学知识的传播,掌握一定医疗知识的女性更有助于照顾身体抱恙之人,且有利于甄别医术不精的庸医。  《夷坚志》作为一本志怪小说集,记载的多是传闻的怪异之事,其书涉猎神怪鬼谈、奇闻异事、文人轶事、民间传说等。本文所涉及的300多例女性疾病,鬼怪之谈较多,治疗方式上也多偏向僧道巫,医生治疗记载较少,尽管如此,结合宋代社会繁盛的民间信仰,但仍然能够反映部分宋代社会的缩影。
其他文献
城市的现代化在推动社会现代化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为城市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大大加快了济南城市现代化进程。  本文依据报刊等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7年2月5日向国会及提交了一份旨在改组联邦最高法院和联邦司法系统的提案。提案的核心内容是允许总统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包括最高法院在内的联邦法院法官
采用脉冲示踪应答技术对多釜串联的微型工业反应器的单釜、二釜和三釜串联模型进行了RTD测定,借助计算机对各模型进行数字特征计算,并在Excel中标绘出各模型的E(θ)-θ关系曲
近代早期英国货币经济发展的层次较高,并在土地、劳动力货币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市场社会.市场社会孕育并产生了个体自由,而这种个体自由的实质是经济自由.经济自由的发展引发了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长期过渡的初始阶段,人文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对宗教既爱且恨,表现出理性与信仰相交织的矛盾思想,这集中反映了这一时代的过渡性特征.面对
唐宣宗是唐朝后期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而大中朝也是唐朝政治较为清明的一个时代。宣宗为了挽救唐朝的衰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