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7例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009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象和方法: 对2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进行抗凝、溶栓及祛聚治疗,并且在溶栓期间病人绝对卧床。 结果: 本组27例无肺梗塞(PE)发生。,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3%。随访23例(6~18个月),8例症状完全消失,12例活动后有下肢轻度肿胀疼痛,3例出现下肢色素沉着、浅静脉曲张等。 结论: 本组资料结果表明,用重组链激酶和低分子肝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治疗期间绝对卧床是预防肺梗塞的一种简便、有效、经济的方法。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经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数学教学过程应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良好教学情境。我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注重设“疑
期刊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认识和理解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性活动中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联系生活 实践活动 应用能力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
摘 要: 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得到广泛的实践与推广,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在时代发展中应运而生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呢?怎样的合作才有效?作者认为教师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操作过程中适时地指导与帮助;让学生学会表述、倾听与思考;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扩宽思路,集思广益;及时协调小组
摘 要: 新课改要求练习课对学生加强指导,但是练习课的地位仍没有受到重视。本文就小学数学练习课进行分析,提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加强设计,提升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字: 小学数学 练习课 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