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是总量控制的基础。小河流由于普遍设置闸坝,处于人工控制的半封闭状态,加之水文、水质资料欠缺,水环境容量计算比较困难。本文以老府河为实例探讨了人工控制半封闭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
针对半封闭型河流的特征,以老府河不同河段的水样进行COD、NH3-N 降解系数的实验室模拟,得出老府河COD 降解系数分别为0.0298d-1、0.0162d-1 和0.0434d-1,NH3-N 降解系数分别为0.1136d-1、0.0247d-1 和0.1479d-1,较之简单地使用不变的K值,结果更为准确和细致。
目前,国内对氯离子环境容量的研究较薄弱。本研究设计并进行了底泥对氯离子释放和吸附作用的模拟实验,找到了底泥释放、吸附氯离子的传质通量与时间呈对数相关的规律,并进一步得出了底泥释放、吸附氯离子变化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分别为:Ws=-0.0326tlnt+0.1843t 和Wx=-0.0457tln(t) + 0.3157t。在此基础上,用零维模型进行了氯离子环境容量测算的尝试,对研究氯离子的总量控制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人工控制半封闭河流水环境容量的波动较大,用多种模型对多种状况下的环境容量分别进行了计算,将环境容量分解为以日为单位的理想环境容量,并通过时空叠加得到综合不同状况的年理想环境容量。本方法计算的环境容量水平与其水体规模更相匹配,更利于环境容量的充分利用。
在计算剩余环境容量时,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现阶段工业污染源的排污水平,将排污状况分为完全治污和非完全治污排放,以此为基础核算的剩余环境容量或削减量更贴近实际。
本文为我国人工控制半封闭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完整的案例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