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涨落条件下波浪对土质岸坡侵蚀机理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jh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量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大量的水库出现。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担负的防洪发电的职责,因此水库区水位的人工调节在所难免,这样就出现了反季节的水位涨落现象。植被难以适应这种反季节的水位涨落,因而在水库消落带,水位涨落区内几乎没有植被覆盖,裸露的土质边坡大量出现。   土质边坡的侵蚀主要有两种形式,降雨侵蚀和波浪侵蚀。无论是降雨还是波浪,植被的覆盖都会减小侵蚀侵蚀,而消落带的特殊性所导致的植被无法生存会加剧降雨和波浪的侵蚀,因此在无植被覆盖情况下对波浪的侵蚀做试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水槽模拟试验研究了无植被覆盖情况下,水位涨、落和固定时波浪对土质岸坡的侵蚀。利用针板法获得土坡地表微地貌,并用软件模拟瞬时坡态,计算体积换算侵蚀量。描述波浪对边坡的侵蚀过程,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侵蚀方程。   结果表明:无论是 10°、20°还是 30°时,水位涨落条件下与水位固定时波浪对土质边坡的侵蚀过程都不相同。初始坡度为 10°时,无论水位上涨、下落或是固定 15-30 分钟段都是侵蚀发生最大的时间段;初始坡度为 20°时水位上涨和下落时15-30 分钟为侵蚀最大阶段,但前 15 分钟侵蚀量也较大,为主要侵蚀时间段,水位固定时侵蚀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前30分钟侵蚀量较大,后30分钟侵蚀量则较小,坡形稳定;初始坡度为30°时水位上涨时前15分钟侵蚀量非常大,15-30分钟段虽有下降但仍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而后30分钟侵蚀量迅速下降,坡面侵蚀几乎不再发生;水位固定时前15分钟侵蚀量较大,后45分钟侵蚀量则较低;水位下落时整个过程中侵蚀量呈下降趋势但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将坡体沿x坐标0-20、20-35、35-50分为三段进行侵蚀率在空间上的分析。当初始坡度为 10°时无论在何种水位变化条件下,泥沙都会在下部发生沉积。水位下落时坡面中上部是侵蚀量最主要来源,少量泥沙沉积于土坡下部。水位固定时坡面上部侵蚀最为严重,而侵蚀后的土壤有较大一部分堆积在坡面下部,使下部发生沉积。水位上涨时主要侵蚀上部土体,中下部则较少;水位下落时坡面中部是侵蚀量最主要来源,占 64.82%。水位固定时坡面中上部侵蚀最为严重,而侵蚀后的土壤有一部分堆积在坡面下部,使下部发生沉积。水位上涨时主要侵蚀中上部土体,下部则较少;水位下落时坡面中部是侵蚀量最主要来源,占61.58%。水位固定时坡面上部侵蚀最为严重,而侵蚀后的土壤有一部分堆积在坡面下部,使下部发生沉积。水位上涨时主要侵蚀上部土体,中下部则较少。   固定水位时侵蚀经验方程为 2.1620.20321.1 10 SWA ×= ´ - × ,决定系数为0.88。方程拟合效果较好。水位上涨和下落情况下侵蚀方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对于数百米的高层建筑,强风作用下结构的风荷载是结构安全性控制荷载,风荷载和风振响应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首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风与结构是相互耦合作用,基于流固耦合理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对煤矸石的研究进行了越来越多的尝试。我国在公路、铁路工程中相继开展了煤矸石的工程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煤矸石本身的强度并不大,如果将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经历大的地震作用后会产生一定的残余变形,也就是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结构的损伤程度可以用残余变形的大小来反应,残余变形的大小也是地震作用后建筑结
钢框架中柱失效以后,其上方梁柱节点将承担失效柱原来的荷载并传递给与节点相连的其他构件,其变形能力及承载能力决定了结构抵抗后续连续倒塌的能力。对中柱失效下钢框架全焊
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又称甜荞)是荞麦属植物中的主要栽培种。本研究以普通荞麦二倍体和其三体系为材料,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Q-PCR)技术、细胞学技术和形态学分析为手段,对17个普通荞麦三体系进行了鉴定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