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经济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大,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其中在这一趋势下表现最为明显的经济现象就是资本大规模跨国流动。并且随着全球资本市场、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以及各个新兴国家放开资本账户资本,资本流动越来越呈现出短期化趋势,短期国际资本在全球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部分。国际资本规模的不断增加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其中随着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不断增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然而国际资本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资本流动的过度化,短期化也造成了许多国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产品价格、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最严重的导致一国经济危机。2005年我国汇率改革以来,短期国际资本不断进出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重点关注的事件,并且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以及金融体系的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商业银行体系作为货币资本流动的核心,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分析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内在机制以及应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政策工具对保证我国银行体系以及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短期国际资本对我国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短期国际资本的性质以及流入我国的路径,继而测算出流入我国的短期国际资本的规模。其次研究了银行稳定性的相关理论并利用了因子分析法对银行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第三,对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完善我国短期国际资本的管理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