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iconiasin A的全合成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不仅是药物学家研究的对象,而且一直以来都备受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关注。数据统计,1981年初至2014年底这34年间,所有新批准的药物中有46%药物来源与天然产物有关,而抗肿瘤药物的比例更是高达57%,可见天然产物对于新药研发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高效的策略对具有良好生理活性的杂合天然产物Periconiasin A进行不对称全合成研究。  细胞松弛素类化合物Periconiasin A是2013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戴均贵研究员等人从刺果番荔枝内生菌Penconia sp.F-31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杂合天然产物。本文中的杂合天然产物是指由两种或更多不同的基本代谢单元(如氨基酸、萜类、聚酮、糖类等)组成的天然产物。  细胞松弛素Periconiasin A是由一个聚酮单元和氨基酸片段杂合而成的天然产物。该分子具有新颖的9/6/5三环体系,是第一个具有这种环系的细胞松弛素,其中6/5并环为异吲哚酮结构。并且Periconiasin A对HCT-8和BGC-823有良好的细胞毒性。在其全合成研究中,基于杂合天然产物的特性,我们设计了汇聚式的合成路线,从L-亮氨酸出发构建内酰胺片段,从L-天冬氨酸出发构建手性多烯片段,然后实现了两个片段的杂合,接着通过分子内的Diels-Alder反应同时构建了6元环和9元环,最终实现了杂合天然产物Periconiasin A的全合成。基于我们合成路线的优势,从不同氨基酸出发构建内酰胺片段,有望完成Periconiasin A多种类似物的合成。这种多样性合成将为新药的发现提供更多的机会。
其他文献
由于在生命系统和电化学器件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离子传导已然成为化学、材料、生命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目前对于离子导电材料的研究,报道较多的还是集中在低温高湿度
手性过渡金属Lewis酸介导的烯醇在羰基化合物α-官能团化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ewis酸金属中心与羰基配位活化的烯醇中间体与碳原子或杂原子亲电试剂反应,实现一大类C-C
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PEMFC)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发展对PEMFC的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燃料电池中应用较广泛的是Nafion膜,但其具有价格过高、污染环境、低湿度下质子传导率低、对甲醇燃料电池的阻醇性能差等缺点,因此在使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发展新型质子交换膜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无机-有机复合膜由于同时具备无机和有机材料的优点,因此备受关注。本文选用机械性能好、电导率高、阻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