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研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逐渐发生改变,同样对21世纪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当今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医学是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的一门科学,故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尤其备受关注。
当前对加强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有一定高度的认识,但所研究的内容多偏向于要加强对新形势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途径等方面,而对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课程方面却研究较少,仅局限于开设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而已,缺乏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系统全面研究。而地方性医学院校由于受教学观念、师资力量、人文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教育中效果不佳、评价不高等现状。本论文以江西省某医学院校为个案来分析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以及造成医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的原因,着重分析地方性医学院校的课程结构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效果。然后对国内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进行评析,重点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课程结构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比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等方面来分析,并由此得到了有关构建地方性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若干启示。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一套适合地方性医学院校的关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依据,通过以上章节的分析,最后设计了一套结构合理、整体优化,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体系方案,即“模块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