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蛋白光系统I(PSI)是光合作用的两个光化学反应中心之一,在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精细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获得对于揭示光合作用光能转化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PSI的传统分离技术耗时较长,制备量有限,这使得PSI的提取技术成为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主要瓶颈之一。
本论文首次采用超滤技术对菠菜来源的光系统I(PSI)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重点考察了超滤工艺参数(如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等)对PSI活性的影响,获得的最佳分离工艺为:(1)Ttriton X-100浓度:0.2%(w/v);pH8.0;NaCl:120 mM;搅拌速率:900 rpm;流速:26.5 L/(m2h);(2)DDM浓度:0.07%(w/v);pH9.8;NaCl:120 mM;搅拌速率:900 rpm;流速:26.5 L/(m2h)。在最佳分离条件下,超滤获得的PSI纯度约为84%,收率为94%。
在成功实现菠菜来源PSI超滤分离的基础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圆二色光谱仪等多种现代分析手段对菠菜来源PSI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超滤分离后的PSI样品结构完整,其空间二级结构主要以仪螺旋为主;在超滤分离的溶液条件下,PSI表面带有负电荷,且以三聚体或多聚体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