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生态的媒介再现—健康传播视角下纪录片《人间世》的内容分析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前后,自媒体不断发展、发达,现行医疗体制、医疗生态中问题在网络中也被逐渐放大,人们对于医疗事业的各种议论也越来越被受到关注。于是,医疗类纪录片应运而生。医疗纪录片作为真实反映医疗生态状况的影视作品,是近年来国内纪实纪录片的新类型,它以各类病人就医过程、某一特定就医群体或者是医疗体制内某一服务部门为记录对象,拍摄者对其进行的长期、多小时的全纪录跟拍,再依据纪录片本身的内容倾向进行合理、相对客观的后期剪辑而形成的人文社会纪实类纪录片。通过这样全纪录镜头的解读,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医疗现状被细节化的放大在人们的视线中,这种极具冲击力的解读方式,是其他类型纪录片较为缺失的。2014年,国内首部医疗纪录片《医》上线后,《生命缘》、《急诊室故事》、《人间世》等多部医疗纪录片逐渐走入观众的视线当中。笔者从中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纪录片《人间世》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2016年,《人间世》在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播出,随后,该片在各大电影节和纪录片节中接连获奖。同时,豆瓣9.6持续不下的高分,也反应了《人间世》在观众对于这部纪录片的评价。因此,笔者将该部医疗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站在健康传播的视角,采用文本分析法及内容分析法,探究在健康传播生态背景下,《人间世》如何进行内容建构并对现有医疗生态现状做真实、客观的记录、反映,并讨论它的内容呈现对我国已有的健康传播带来怎样的启发。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首先从健康传播相关理论切入,从外审视角分析《人间世》健康传播的生态背景,为更详细的内容研究做以铺垫。其后,笔者采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从内审视角对纪录片的叙事文本及传播内容进行剖析,进一步探究该纪录片作为健康传播系统中的一环,如何进行内容建构,展现真实的医疗生态。其中,笔者运用文本分析法对该片的议题选择、故事建构方式、语言风格等进行文本内容的解读;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片中人物本身、人物的情感诉求、态度倾向以及纪录片的画面构成进行量化统计和分析。最后,结合所有分析结果,思考它极具特色的媒介呈现对我国的健康传播带来怎样的价值。本研究发现,《人间世》在议题的甄别和选择上,有着独到且精准的切入视角,这就使得它在人物主体的选择上、文本内容的建构上能够清楚的表现出事情发展的逻辑性,故事之间的关联性,并且成功的将传播者的某种倾向性纳入叙事当中。那么,从健康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部纪录片传播的就不仅仅是片中的一些故事,人物的一些情绪,更多的是反映当下医疗环境的真实生态,包括医患关系、医学发展现状、人们对生死的认知等等,并且传递了传播者试图引导和修正的一些观念,从而进行了适当的健康传播。因此,《人间世》的内容建构不仅能够真实的反应出医疗生态现状,又能够对受众已有的观念或者偏见予以思考甚至修正,还能为之后医疗纪录片或者其他类型纪录片的创作带来启发,这就是《人间世》的成功之处。
其他文献
最近十年中国的软件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并且涌现出众多中小型软件企业。随着国家政策对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大量敢想敢为的技术人员开始创业,使更多小型甚至微型软件企业
济南某金融商务中心工程大跨度地下结构水平层采用了组合塑料模盒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该楼盖结构既能节约混凝土量、减轻自重、减少配筋量,又能降低造价、减少地震作用
在道路养护中,检测路面的破损情况是进行道路养护的首要环节,其中路面裂缝是路面破损的主要表现形式。对路面裂缝进行检测能够让路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道路的破损情况,并为制
许多有应急需求的重要建构筑物在大震后都面临维修加固时间长、施工工序多等问题。针对这类建筑物对功能可恢复的需求,国内外提出了自复位结构的概念,其主要方法是放松部分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