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的实现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e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科学地揭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与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创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时代,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增强,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于人的关注和研究日益增多,对人学思想的研究也更为广泛和深刻。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学理论进行研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时期新阶段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当下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回到整体马克思”,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相结合,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寻找思想和方法上的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以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和视角,借鉴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既成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分析法,在全面考察和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概况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层次、构成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加以分析,为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指导。本文紧紧围绕主题,共分四章加以阐述。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概述,这是全文的理论前提和视角。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渊源的探索开始,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涵,最终挖掘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时代价值,为后文的系统研究作好铺垫。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概述。这部分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含义入手,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含义作出明确界定,并依次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类型、特性和功能,最终达到准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论内涵,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和实施,奠定充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的确立。这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依次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确立的意义、依据和原则,试图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的确立建立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从而更好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的实践途径。这部分在全面考察分析和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从制定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的实施计划开始,接下来依次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目标的几大实践途径。以达到更好的运用目标、实现目标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和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以分枝性状为研究对象 ,以紧凑型和松散型两类品种为杂交亲本进行正反交 ,试验结果表明 :紧凑型×松散型、松散型×紧凑型F1所考察的 9个农艺性状均表现出显著的平均优势和一
生产劳动理论在技术演进的推进下形成,其理论范围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逐步拓展。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可以追溯到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社会资源更多地配置于生产劳动
通过三点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高C/N禾本科秸秆对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烟区土壤通透性的影响及烟叶产质量效应.结果表明:在烤烟移栽起垄前平翻施一定数量的禾本科秸秆秆糠(田烟施1
期刊
半矮秆大豆新品系通过垄作和平作窄行密植产量比较 ,同一品系垄作高产、平作窄行密植不一定高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平作窄行密植栽培直接影响单株粒重的性状是单株粒数 ,其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崇尚文化内涵、追求文化品味为核心的文化体验游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观光游,而成为当今主流的旅游方式之一。佛教于两汉交替之际自印度传入我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