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下颌颊棚区及磨牙后区骨骼特征的CBCT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CBCT评估不同骨面型成年患者下颌颊棚区及磨牙后区骨骼特征,并分析微种植体的植入风险。方法:选取2016—2020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的200例成年患者,按照矢状骨面型和垂直骨面型进行分类。收集患者术前CBCT并使用Dolphin软件进行测量分析。对于下颌颊棚区:分别测量第一、二磨牙近、远中根冠状截面处骨斜面坡度,垂直向距离釉牙骨质界6mm、8mm及10mm处牙根颊侧骨深度,水平向距离釉牙骨质界4mm及6mm处牙根颊侧骨厚度。对于磨牙后区:在矢状截面上高于牙合平面2 mm及4 mm处绘制与牙合平面平行和成45°的参考线,测量参考线上的骨深度和骨皮质厚度。并应用SPSS软件比较不同组间测量值间的差异。结果:1、下颌颊棚区骨斜面坡度、牙根颊侧骨深度和牙根颊侧骨厚度自近中向远中逐渐增加,牙根颊侧骨宽度自牙合方向根方逐渐增大。低角组患者在相同测量截面处骨斜面坡度、牙根颊侧骨深度和牙根颊侧骨厚度均大于高角组和均角组患者。下颌第二磨牙近、远中根截面垂直向距离釉牙骨质界6mm和8mm处测得的牙根颊侧骨深度、水平向距离釉牙骨质界4mm和6mm处牙根颊侧骨厚度满足微种植体植入安全需要。2、磨牙后区所有测量的植入部位平均骨深度超过10 mm,平均骨皮质厚度1.7~2.4 mm;与牙合平面平行处测得的的骨深度和骨皮质厚度的平均值大于与平面成45°处测得的的骨深度和骨皮质厚度的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性III类患者骨深度最小,骨性II患者骨深度最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角组患者在相同测量截面处骨深度大于高角组和均角组患者。结论:下颌颊棚区安全植入部位为下颌第二磨牙颊侧垂直向距离釉牙骨质界6~8mm、水平向距离釉牙骨质界4~6mm的区域。磨牙后区高于牙合平面2 mm及4 mm处具有足够的骨深度和骨皮质厚度,可以安全的植入微种植体。低角患者在下颌颊棚区和磨牙后区植入微种植体的安全性高于均角和高角患者。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海马及其亚区体积与认知功能即神经认知及面孔情绪认知障碍间的关系,探讨SCZ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本研究招募41例符合DSM-IV(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first-epi
成年人每天约有80%以上的时间处于室内,而行动不便的婴幼儿、老年人等有超过95%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环境污染与人们健康问题密切相关。近年来,室内空气中污染物去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室内空气污染物去除方法主要有物理吸附法、光催化氧化法、金属催化氧化法、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绿色植物去除法等,其中利用绿色植物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是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方法,植物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
背景:在世界范围内,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发病率最高的几种恶性肿瘤之一,且患者预后差,高居肿瘤相关致死率的第三位。我国上个世纪乙型肝炎流行,HCC频发,目前根据流行病学资料,HCC在我国所有类型肿瘤中有着第四高的发病率和第二高的致死率,并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深入研究HCC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改善HCC患者预
第一部分全模型迭代重建低剂量CT对肺磨玻璃结节的实验研究目的通过胸部模型扫描,探索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对肺磨玻璃结节的最佳低剂量扫描参数,为下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鲜猪肺和亚克力板制备简易胸部模型(包含肺、胸壁、肺GGN模型)。扫描方案设计分别为管电压120KV、100KV、80KV,管电流40-150m As,每次扫描管电压不变,管电流增加10m As,总计36组扫描方案,均用全模型迭代
目的自1987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解决了大多数不孕症患者怀孕的难题。由于这种独特的助孕技术与自然受孕有着本质的区别,助孕过程中的诸多操作,如促排卵、取卵、体外受精、胚胎培养,伴随着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穿刺取卵时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母儿结局得到广泛关注。因此本研究收集了临床不孕症患者的基本资料和采用的辅助生殖技术,分析成功获得临床妊娠患者的妊娠结局和子代结局,探讨与认识
目的:探讨腹部脾种植(ASI)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之间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及影像随诊诊断为腹部脾种植患者54例共90个病灶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其中27例共53个病灶行腹部CT平扫及CT增强检查,另27例共37病灶行腹部CT平扫检查,其中7例共19个病灶同时行腹部MRI平扫检查(其中9个病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高发病率及致残率的自身免疫病之一。R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免疫耐受被打破被认为是其病理过程的重要一环。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在维持免疫耐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免疫抑制功能。叉头盒P3(Forkhead box P3,Foxp3)是Treg细胞的关键转录因子,Foxp3的稳定表达是维持Treg
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为TGF-β超家族的重要一员,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和迁移等多功能生物学活性,是肾纤维化的重要介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课题组前期实验筛选出lnc RNA uc.412,成功转染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为研究其在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探索其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相关性肾病的相关性创造了可能性。本研究旨在探讨TGF-β
【背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主要的治疗方法,CABG的手术方法根据是否使用体外循环机辅助主要分为两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和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