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病理学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82211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经腹超声(TAUS)、内镜超声(EUS)、CT、MR、选择性血管造影(SAG)、动脉钙刺激静脉采血测定胰岛素(ASVS)在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 ,PET)术前定位中的价值。分析和探讨PE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重点探讨在CT、MR上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以及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肿瘤显示的差异,并分析在影像上造成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原因。 材料与方法:82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定性,疑有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行影像学定位检查,其中男性34例,女性48例,年龄7-73岁,平均45.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TAUS和CT检查,24例行EUS,34例行MR,15例行ASVS(包括SAG)检查。比较良、恶性及有、无功能肿瘤的差异,及三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在PET中的表达。比较不同检查方法术前的定位结果,并探讨PET的影像学表现和特点。 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82例患者中,内分泌肿瘤81例(共83个病灶,其中2例分别存有2个病灶),胰岛细胞增生1例。其中78个病灶位于胰腺,分别位于胰头(n=10)、钩突(n=15)、胰颈(n=10)、胰体(n=22)和胰尾(n=21);另外2个病灶位于十二指肠;3个位于肾周间隙。另1例胰岛细胞增生位于胰尾部。良、恶性肿瘤及功能、无功能肿瘤最大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例行免疫组化检查,NSE、CHG和SY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4%、77.1%和68.1%。各种检查方法术前定位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TAUS(48.6%,42.7%)、EUS(90.0%,75.0%)、CT(87.2%,82.9%)、MR(87.1%,79.4%)、SAG(13.3%,13.3%)及ASVS(86.6%,86.6%)。PET的TAUS及EUS声像图大多表现为均匀弱低回声、类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的团块影,有时可伴有高回声包膜。CT平扫肿瘤呈等或稍低密度,动态增强扫描肿瘤的强化程度分为明显强化(59.0%)、中等强化(15.7%)和轻度强化(25.3%),肿瘤的强化形式分为均匀强化(42.2%)、不均匀强化(30.1%)和环形强化(27.7%)。CT检查时大多数肿瘤(n=75)在至少一个期相上呈高密度,有1例肿瘤呈低密度,另有7例呈等密度。MR常规平扫的肿瘤显示率仅50.0%(17/34),表现为T1W稍低信号和T2W稍高信号,在T1W抑脂序列中肿瘤呈均匀低信号,显示率达73.5%(25/34),采用动态增强FSPGR序列扫描,肿瘤表现为相对于正常胰腺组织的高信号强化灶,诊断准确率达93.8%(15/16)。2例SAG阳性病例表现为肿瘤血管染色和血管湖形成。13例ASVS阳性病例表现为肿瘤供应动脉激发后出现峰比值而定位于肿瘤所在的相应区域。78个病灶位于胰腺的肿瘤性病变的生长方式分为胰腺内生长(56.4%)、部分胰腺内生长(23.1%)和胰腺外生长(20.5%)。本组25例胰头及钩突部肿瘤中,仅1例胆、胰管轻度扩张和胰体尾轻度萎缩,2例胰管轻度扩张。10例胰颈部肿瘤中,仅1例胰管轻度扩张。本组病例中有8例胰腺周围血管受压推移或受侵犯表现。分析CT及MR漏诊和误诊原因发现肿瘤邻近血管、蒂状突出及非高密度/信号病灶是造成假阴性的潜在因素。 结论: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有其长处和限度,具有互补性,检查方法应从易到难,先行非侵入性的TAUS、MSCT或MR检查,如仍为阴性,则考虑ASVS,最后为手术探查及术中超声检查。熟悉PET的不典型表现,仔细辨别邻近血管的肿瘤和呈蒂状突出于胰腺表面的肿瘤,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神经内分泌标记物NSE、CHG和SYN在PET中呈阳性表达,是PET的良好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胎盘来源3D球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ɑ)、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MSCs对大鼠脑
人与鼠的较量可以上溯到人类的初始阶段,然而,在太平洋中一个荒无人烟的无名小岛上,曾经展开了一场人类与食人巨鼠的生死之战。这种凶残、贪婪的食人巨鼠竟源自于二战时期日本的一次秘密化学毒品试验……    走私船误洎巨鼠岛    那是1985年初夏的一天,一艘伪装的走私船顺利驶出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东港,前往美洲销售走私物品。一连数日,晴空万里,海面微波荡漾,走私船巧乘洋流,很快绕过关岛,进入太平洋深水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