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阿司匹林(Aspirin)对百草枯(paraquat, PQ)中毒大鼠肝肾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为临床百草枯中毒患者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禁食8小时,不限进水,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aCl组)、百草枯染毒组(PQ组)及百草枯染毒+200mg/kg赖氨酸阿司匹林治疗组(PQ+LAS组),每组20只。NaCl组予0.9%NaCl2ml一次性灌胃,3小时后予0.9%NaCl1ml腹腔注射;PQ组予20%PQ50mg/kg一次性灌胃,3小时后用0.9%NaCl1ml一次性腹腔注射;PQ+LAS组予20%PQ50mg/kg一次性灌胃,3小时后予200mg/kg赖氨酸阿司匹林一次性腹腔注射。成功建立百草枯中毒模型后,在染毒之后的第1、3、7、14天分批处死中毒大鼠,腹主动脉采血,予3200bp/min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数值,剥离肝肾组织,10%甲醛浸泡,石蜡包埋,HE染色,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肝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ALT、AST、Cr、BUN数值变化:PQ染毒后,PQ组SD大鼠ALT、 AST、Cr、BUN水平在第1、3、7、14d明显升高,第3d达到高峰,与NaCl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Q+LAS组SD大鼠ALT、AST、Cr、BUN水平在第1、3、7、14d也升高,第3d达高峰,但升高的幅度没有PQ组明显,第1、3、7d与NaCl组比较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4天升高与NaCl组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予200mg/kg赖氨酸阿司匹林(PQ+LAS组)干预后大鼠的ALT、AST、Cr、BUN水平与PQ染毒组水平相比明显降低,且第3、7、14d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O.05),第1d下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肝肾组织病理改变:染毒组大鼠肝肾外观呈暗红色,充血水肿明显,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加重,显微镜下可见肝窦充血、肝细胞肿胀、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随时间延长并出现部分肝小叶结构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逐渐加重,并出现空泡变性、坏死、结构紊乱及间质充血等。治疗组肝肾外观暗红色,轻度充血水肿,少量细胞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无明显结构紊乱,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加重;对照组肝肾组织结构清晰,未见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等病理表现。结论:阿司匹林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肝肾功能有较好保护作用;阿司匹林改善百草枯中毒大鼠肝肾病理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脏神经节细胞和心房肌、心室肌对P物质(substance 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品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幸福感.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政治课程已经不再满足于内容的传输,而是要在增长学生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让他们在一个充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是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思想等方面最重要的引导者.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坚持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以更
本文针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为研究对象,从悉心听课广泛借鉴优秀教学方法、精心备课扎实打牢教学基本功、用心讲课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等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青年
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品牌对不同的企业以及产品进行区分,因此品牌便是企业及产品的重要标志,品牌之于企业也是一种获利能力以及竞争力的象征,从客户的角度而言,品牌能够提供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专家认为,“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角质的源泉 [1];其中,尤以“云教学”受到教育界广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