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遗民诗人邢昉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CandleCalm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邢昉不仅是明末清初之际活跃于江南诗坛的重要诗人,而且是明末金陵社集活动的中坚力量。邢昉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希图力振“风雅”,挽救“诗亡”。邢昉于明末金陵结社交游,在清初与遗民往来唱酬,互通声气。其诗幽秀淡宕,凄清悲壮,变化无方,自成面目,为后世所推崇。本文立足于邢昉家世生平、结社交游、诗歌创作等基础问题的探索考察,试图探讨邢昉于明末清初诗学思想的嬗变过程,力图贴近其生存状况及复杂的心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对邢昉诗歌收录情况、诗集版本做了简单介绍,对前人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介绍邢昉的家世与生平。邢昉生于江南高淳书香门第,浓厚的书香氛围与忠烈家风奠定了诗人笃信好学、坚守气节的优良品格。末世气象与鼎革之变使其人生充满坎坷与困顿,蹭蹬场屋,生计艰难,四方求食是其生命的真实写照,也是研究其人其诗的起点。第二章,考察邢昉的交游状况。邢昉诗集中酬唱赠答诗歌占比很高,交游对象多达四百余人,身份复杂,研究价值颇高。活跃于明末清初的邢昉虽地位卑下但颇受文坛巨擘的识赏,其为金陵社集中绕不开的人物,并在国变后坚守气节而成为明遗民的精神标杆,考述其交游网络,势必为研究明末清初社集活动、诗风嬗变、遗民心迹提供重要线索。第三章,探讨邢昉的诗学思想渊源和诗学主张。主要依托于《石臼集》进行考察。邢昉早年酷嗜汉魏古诗,喜好以“七子”为代表的复古诗学。中年追逐竟陵诗风,欣赏幽情单绪、萧然清远之作,同时力倡“风雅”。然而这种抒写一己心绪、远离尘嚣的诗学审美最终为破国亡家的现实打破,亡国之痛、黍离之悲、人生之艰、愤懑伤感郁结于心,遂以“性情”取代“幽情单绪”,以“正变说”“主情说”挽救“诗亡”。第四、五章,研究邢昉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以内容为划分标准,选取诗艺高超、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勾勒诗人的生活经历、生存状况,以及心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诗歌的艺术特征,从诗歌体式、诗歌风格、表达技巧等方面展开,在艺术审美方面体味其诗歌的魅力和影响。结语部分评述邢昉及其诗歌在明末清初诗坛的地位与影响,同时提出进一步深化邢昉个案研究及群体研究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产业集聚是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新发展格局对产业集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兰西城市群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跨省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基础与东部、中部地区城市群存在较大差距,在新时代想要推进兰西城市群更好的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城市群产业集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分析兰西城市群物流业集聚、制造业集聚、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以及空间效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众多的城市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绿化景观设计并提出更高标准,因而对此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对中职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更符合市场需要的中职园林技术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对某园林公司的访谈中也发现,中职园林专业的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也未能
鄭玄是東漢經學大師,一生著述頗豐,有《毛詩箋》《三禮注》至今保存完整。其所處的時代正是語音演變的過渡時期,其箋注內容對於研究從上古到中古漢語語音的演變情況有重要的價值。本論文對《毛詩箋》《三禮注》鄭玄音注材料進行了全面統計和歸納,分析其音注方法、音注術語,進一步與上古音系統作比較,從聲、韻、調三方面探究其所反映的語音現象。論文摘錄的鄭玄音注內容有五部分:第一,《毛詩箋》《三禮注》鄭玄自擬音注;第二
高三复习课教学的核心目标为:引导学生在整合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促进其系统思维的发展,以提升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盐类水解是“水溶液”主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三复习课中如何实现“温故而知新”一直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认识模型作为对事物系统化、结构化的表征方式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认识、复杂问题解决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因此,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提升高三复习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认识发
黄帝作为上古时期的传说人物,被中华儿女尊为华夏民族人文始祖,有关黄帝的传说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已广泛覆盖整个中华大地。陇东是西北地区以陇山以东庆阳、平凉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的特定文化区。现今在陇东地区独特的文化语境中犹有许多黄帝传说的口头叙事及风物遗迹,隐含着陇东地区与黄帝文化的深厚渊源和关系。陇东地区历经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今形成三个黄帝文化相对独立而又互成一体的黄帝文化传承点:深处六盘山麓地带
民俗作为产生并存在于民众中间的风俗习惯,它所呈现出的具体面貌往往与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民众思想意识以及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动也都依赖于民俗文化的体现。唐传奇中渗透的民俗文化因子,对研究唐代民俗文化,窥探唐代社会精神文明,了解唐人的国民品格有着重要意义。此外,民俗与文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二者的互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创作提供值得借鉴的模式。唐传奇中的民俗描写,在丰富小说主
在医学领域,特殊体质的概念是指身体机能异于常人的身体状态,而在侵权法领域上这种异于常人身体状况的导致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或严重疾病等,指身体机能或心理状态弱于常人的体质状况而不包括强于常人体质的情况。由于特殊体质的受害人比正常人的身体素质低,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会降低,当他人实施加害行为时,加害行为与受害人的特殊体质共同造成的损害比加害行为实施在正常人身上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我国目前尚未存在关于特殊体质
Calcimycin (A23187)是从教酒链霉菌NRRL3882中分离得到的聚醚类抗生素,它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还能够通过抑制ATP酶的活性来抑制ATP的形成。Calcimycin还是哺乳动物细胞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能够造成细胞凋亡。除此之外,calcimycin最显著的功能是对二价阳离子(钙离子,锰离子,镁离子等)有特异性的结合能力,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二价阳离子穿膜时细胞膜生理属性
陕西耀县北魏时期的造像碑数量二十八通,分别包含佛教造像碑、佛道混合造像碑、道教造像碑等,这些材料基本保存于耀县药王山碑林博物馆。此时期的这些造像碑,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道教造像碑、佛道混合造像碑,管窥这个时期的造像碑的艺术特色,具有题材释读、样式概括等多重价值。造像碑往往碑阳、碑阴都雕凿有造像龛,部分造像碑碑左、碑右也雕凿有造像龛;龛内大多是一尊二胁侍的组合形式,主尊或是佛像、或是道像,魏文朗佛道
从上世纪90年代报刊研究热开始,报刊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也引发了多种学科研究报刊的方法,基于此,研究报刊生成机制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丰富了现代文学研究的路径。1946年11月至1949年8月《和平日报》(兰州版)是隶属于国民党军方的报纸,该报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兰州的国事民情。在国民党垄断舆论的背景下,围绕《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的现代知识分子秉持文化传播使命,探索西北现代文学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