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经济学视角的城市经营主体分体论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457868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一个具有完整经济功能、生活功能和市场功能的社会载体。从经营角度说,城市的一切元素都是可经营的资本。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面对捉襟见肘的城市财政和嗷嗷待哺的城市建设,城市经营的理念应运而生。但城市经营的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为什么要城市经营?谁来经营?经营什么?如何经营?怎样评价?存在广泛的争论和置疑。在这些争论中,争得最热闹的是假设城市经营提法合理的前提下,城市到底应该由谁来经营,即城市经营的主体是谁?是政府?是企业?还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的“综合体”?各研究学者以此作为理解城市经营内涵的切入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选其作为论题,试图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进行比较系统的和深层次的分析,提出城市经营主体“分体论”。其基本观点是:城市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独哪一方面的事,而且城市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城市资产应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所以城市经营的主体不是单元的,而是一个多元结构,并且,结构中一个主体对应于相应的客体,其他的主体起着相应作用。在应用公共经济学理论详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经营中由于主体行为失范而出现的问题,借鉴美国城市治理的成功经验,为制约我国城市经营主体行为而进行了制度设计。
其他文献
  农业产业化的原因及动力是各利益主体对最大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农业产业化能否顺利发展也取决于各方的利益能否实现。建立合理的利益连结机制就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即
你生来就有幸福的权利。你是活着的人,所以享受生活吧。想说“不”的时候你就说“不”,想说“是”的时候你就说“是”。你有权利做你自己。只有充分展示自己,你才能做你自己。如果不充分展示自己,你就是在剥夺你做自己的权利。
在研究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学者们发现:企业之所以拥有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拥有其他竞争对手很难轻易模仿、不可轻易转移和无法完全替代的知识和
《南海十三郎》这部话剧是根据真实生活中的江誉镠改编的,为了艺术性、戏剧性、审美性的需要,和现实中的江誉镠肯定是有区别的.全场不分出,只分了上下两场,上半场小收煞时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