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中国经济的新纪元,是我国融入全球世界经济体系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按照WTO的非歧视原则,外资金融机构将被允许在中国提供外币服务,而不受顾客方面的限制,五年内,外资金融机构将被允许向所有的中国顾客提供人民币服务,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提升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是所有银行从业者、金融理论研究者以及关心银行发展的朋友共同关心的问题;关系到银行自身生死存亡的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中国的中小银行特别是招商银行是现代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成立时间较晚,带着一些先天不足的问题,却又不得不面对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面临入世的冲击,全球金融服务业竞争的加剧,使得招商银行的战略体系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来设计一条适合招商银行的发展道路,让招商银行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中国加入WTO的机会,适当回避外资银行的威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对于像招商银行这样的中国中小银行的重新整合发展壮大,以及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入世问题研究中国招商银行的战略调整。 研究入世后招商银行的战略调整,首先要了解世界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WTO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其次,要分析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银行业,特别是招商银行这样的中小银行会遭遇何种多大程度上的冲击(外部因素分析)。再次,我们要从银行营销、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来对招商银行进行内部因素分析。以此制定长期目标,提出招商银行的发展战略方案,并着重从资本战略、营销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金融创新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发挥的角度去探讨招商银行发展战略实施的问题。 因此本文分前言和五章对招商银行的战略调整问题进行了以下分析和讨论。 <WP=51>第一部分是是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目前招商银行发展的大体状况环境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结合世贸组织的相关内容,对世界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金融业全球化发展混业经营成为趋势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特点,接着从经营制度、业务和人才角度来分析WTO对整个国内银行业的影响,最后从入世后招商银行的优势、劣势的角度分析了招商银行面临的冲击。第二章以新兴的、业绩优秀的中小银行——招商银行为主体,运用战略管理理论的分析方法,从我国目前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现状与趋势以及美国发展中小银行业的历史经验着手,对其所处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业务经营环境以及国内竞争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全面真实的外部环境分析,得出招商银行的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第三章根据招商银行的发展状况,对其安全性、流动性、盈利能力、资本市场、管理特色、业务运作、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状况、金融创新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内部因素分析。提出了招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因素,并得出了招商银行的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第四章借鉴国际同行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在对招商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通过战略制定框架的程序进行战略匹配和战略决策,构造招商银行的内部外部矩阵(IE)、招商银行的SPACE矩阵、招商银行的SWOT矩阵,得出了以资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金融创新战略三大战略构成的战略调整。第五章是对战略实施的重点环节进行论述,首先对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理论依据和国际上先进的实践经验进行了介绍,并对具有中小银行背景的国内金融控股集团进行初探,提出招商银行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构想。其次就招商银行如何实施好差异化战略的问题从营销战略和建立招商银行特色的组织构架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就招商银行如何实施好金融创新战略和招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发挥的问题作了有现实意义的构想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