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体胚发生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以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是一种树形优美的高大乔木,分布于世界上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被广泛应用为行道树,庭荫树。该树不但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适应性强,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而且木材致密优美,供建筑、造船、家具、箱柜、雕刻、乐器等用途,叶片和木材又可用来提取樟油,是一种极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近年来,香樟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随着经济水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适应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需要,香樟仍有一些方面有待改良,如结实量大,紫黑色果实成熟后,掉落在人行道上,或者被鸟类食用后随粪便污染路面和行人衣物,香樟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也因此而受限制;另外,香樟被害虫严重危害,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两种:白蚁和窃达刺蛾。在一些栽培地区,随着害虫出现的增多,为害也日益严重,尤其是一些生长百年的古樟被白蚁蛀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如何控制害虫、保护香樟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出新的抗病、抗虫、不结实的樟树。但是,由于木本植物的生长周期长,遗传背景复杂使得通过传统有性杂交进行树种改良进程缓慢,效率不高。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遗传转化技术为不育、抗虫香樟的育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人工雄性不育基因导入香樟,以期创造不育的香樟新种质,为今后的香樟不育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材料。围绕这一目标,本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校园中性状优良、植株健壮的香樟为试材,首先建立了香樟的离体微繁体系以及体胚发生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其次,诱导获得并长期保存了香樟的胚性愈伤组织,以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了悬浮培养体系;并将悬浮培养物进行一系列的酶解、收集、培养,诱导获得了香樟原生质体的再生植株,建立了香樟胚性悬浮培养物的原生质体的再生体系;利用转化GUS报告基因对影响农杆菌介导香樟遗传转化的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优化了转化条件,建立了香樟胚性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GFP基因和pTA29-Barnase的转化,并由PCR检测结果证明获得了转化的香樟胚性愈伤组织。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樟树的成熟种子中的胚芽为材料建立香樟的离体微繁体系,并以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的研究,诱导获得愈伤组织。结果显示:诱导香樟叶片愈伤组织比较好的生长素是0.1mg/L CPA、1.0mg/L NAA和1.0
其他文献
"诚"在周敦颐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他道德思想的核心,而且还是其宇宙本体的重要范畴。而周敦颐对其思想学说的论述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为儒家伦理道德确立了形而上的哲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大众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其中,自然是不能缺少信息技术的掌握。然而,对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还依旧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学生们学习的
目的:观察骶神经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56只Wistar大鼠分7组(n=8):正常组、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SCI)组和骶神经电刺激组(按24、48、72 h各8只
深刻地分析中学环境教育,就必须全面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和实践观。就必须研究环境教育的内涵与特性,就必须研究中环境教育的任务、目标。环境教育的实施也就必须遵循
通过考证研究广东省粤西地区坡头古村的规划特征、功能布局、规划思想、风水观念、融合自然等,一步步分析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在各种规划问题上的应用,从而能从根本上了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地图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逐步凸显。为了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旅游地图服务朝着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然而,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应用语言学研究重点由“教方”向“学方”的转变,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受到了广泛重视,外语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步成为应用语
目的: 1949 年Tayor 首次将一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定义为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淤血引起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见于经产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疼痛是无规律的盆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功能连接密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FCD)图方法观察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患者静息状态下脑网络水平各脑区重要程度的异常
目的探讨高中生的自尊水平在社会支持与抑郁、社会支持与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整群取样的方式,使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SSSA)、自尊问卷(WIAL)、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