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水库成库后,库区的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长江的河床河势和水体流动状态将发生变化,水质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长江流域的生态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水质监测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水环境监测和保护产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的水质监测体系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还偏低,监测系统中大多采用的是人工抽查的方法,且测量周期比较长,很难达到实时监测的功能。特别是在面对大区域范围内监测点地理位置分散性问题时,如何进行分散数据的连续传输和高效的融合,是目前水质监测系统的难点。鉴于此,本文提出融合Internet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的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模型,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本文设计了基于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大范围水域水质的监测方案,运用Web技术实现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系统的开放性设计,对水质监测点的优化布局、水环境的变化预测、数据的安全传输、监测信息浏览发布、以及水质的分析评价作了深入的研究。整个系统的介绍沿着数据的流向进行,文章针对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特点,选用RS-232串口线路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监控终端的数据传输,并借鉴以往的经验,针对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量测噪声,进行滤波的处理,从而使系统的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可靠。另外,根据水体的流动区域进行了模拟预测研究,为水质污染浓度的变化提前做准备。然后,通讯模块如何保证大区域内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可靠传输,数据传输格式的制定,也是系统考虑的部分。当数据经传输模块达到监控管理层时,监控层除了对数据进行存储、浏览统计等工作外,文中还增加了一个功能——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水质污染的具体因子进行分类分析,并借助模糊集合理论进行评价分析。该方法很好的将水质监测中采集到的大量孤立、分散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通过实例计算找出了这些数据所隐藏的有价信息,为库区水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文章最后对作者的工作做了一个总结,并提出系统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本监测系统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