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H省民众的可支配收入也有较快的增长,对汽车的需求日趋强烈,促使众多汽车销售服务4S店进入民众视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将H省汽车4S店这一新型服务行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职业倦怠,通过调研汽车4S店员工的职业倦怠程度并深入挖掘职业倦怠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在经济结构转型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为河南省广大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对H省汽车4S店员工的现场访谈,参考李超平等人修订的MBI-GS量表制定汽车4S店员工职业倦怠问卷,在小范围的试测后进行调整,形成最终问卷。调查针对郑州、焦作、新乡、洛阳、平顶山、南阳、漯河七个城市的部分汽车4S店,通过网上问卷方式有效收集204份调研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建模,并结合统计学上的方差分析检验了汽车4S店员工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了引起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基于员工个人、企业以及社会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有如下结论:⑴目前H省汽车4S店的员工职业倦怠程度较严重,其中缺乏自我成就感尤为突出,远远高于其他两个维度,并且样本对此维度的知觉有较强的一致性。⑵针对样本的统计学变量进行分析发现:性别、年龄、职务层级、教育程度、岗位类型变量对汽车4S店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司龄、职务、岗位类型因素对身心衰竭有显著影响,年龄、教育程度对去个性化有显著影响,性别、职务、司龄、工作岗位类型对自我成就感降低有显著影响。⑶自我发展和组织管理两因素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影响;社会地位因素是员工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对身心衰竭和去个性化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