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90年代文化转型语境下的'第五代'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tayang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主要采取了对比分析、破立结合的方法,选择选第五代的两资创作高潮——80年代中期的"新电影浪潮"和90年代前期的"第五代冲击波"从社会境遇、文化身份和美学追求各个角度,对五代从80年代以90年代发生的某些流变进行梳理智总结;同时参考各种围绕着"第五代"所展开的论述,对诸如"第五代衰亡或解体"说,以及"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绵与甄别,从而努力摒除偏见,还原第五代的真实面貌与应有的价值.
其他文献
中国当代文学的进程总是与当代生活取着同一步调.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发生之间的17年,是当代文学继承40年代"延安文艺",推进一体化的17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本文是以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更新与开放为宏观的理论背景,对文学批评观念更新的契机、发展的历程进行微观的阐释与总结,回顾了文学批评历史观在新时期的反思与调整,探索了文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边缘化态势,先锋与新写实文学已经衰落、民族寻根文学(特别是长篇巨著)持续发展、新生代文学日益崛起。研究新生代文学对总
神秘大量出现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神 革命现实主义的挤压下一度消声匿迹.在新时期文学中,神秘在"寻根文学"中大量出现.该论文将"寻根文学"中的神秘按
该文根据对《型世言》考察所得,主要介绍"着"的词类分布、意义和使用特点.考察中发现,《型世言》中助词"着"在"着"的使用中占了主导地位.因此,文中重点分析了"着"作助词时的
将哲学思想灵隽地融入小说中是戴卫·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的写作特色。作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他在小说中对自然、本能和无意识的开拓性的探索
本文以新时期二十年间的文艺理论及创作为考察对象,对新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及现代主义这两大文艺思潮的研究状况及运动发展作了总体的勾勒评说,借以展现它们在当代文艺
本文通过对青贮饲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牛羊青贮饲料加工的方法:构建符合标准的青贮池、加工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饲料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对饲料的质量进行
四川绵竹年画与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近年来,随着民俗学研究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四川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