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铜块体材料的制备和腐蚀行为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5201314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溶液浸泡法、阳极极化法、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结合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G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等检测手段,较系统研究了惰性气体沉积—原位温压法(IGCWC)制备的大三维尺寸块体纳米晶Cu在酸性硫酸铜溶液(CuSO4+H2SO4)、中性含氯钠盐溶液(Na2SO4+NaCl)、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了SO42-浓度、Cl-浓度、腐蚀介质温度和pH值以及纳米晶Cu的晶粒尺寸和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制备缺陷对纳米晶Cu的腐蚀行为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纳米晶Cu与多晶Cu在相同环境中的腐蚀机理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纳米晶Cu的腐蚀行为存在晶粒尺寸效应。在酸性硫酸铜溶液中,晶粒尺寸减小,纳米晶Cu的致钝电流密度Icr、维钝电流密度IP和过钝化电位Etp均增大,致钝电位Ecr减小。另外,纳米晶Cu的自腐蚀电位Ecorr随晶粒尺寸减小而负移,说明晶粒尺寸效应引起的表面活性增大是影响Ecorr的重要因素。纳米晶Cu晶粒尺寸减小,晶界所占比例大,原子活性大,钝化能力增强,同时所形成的钝化膜溶解速率增大,极化电阻Rp大大减小,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导致其耐蚀性降低。2.在酸性硫酸铜溶液中,纳米晶Cu的Icr和Ip均比多晶Cu大,Ecorr比多晶Cu低,表明纳米晶Cu的耐蚀性比多晶Cu差。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纳米晶Cu极化电阻Rp较多晶Cu小许多,且孔蚀诱导期早于多晶Cu,证实了纳米晶Cu耐蚀性不及多晶Cu。3.在中性含氯钠盐溶液中,纳米晶Cu的Icr和Ip均比多晶Cu小,Ecorr比多晶Cu高。虽然Cl-对于稳定钝化膜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因为纳米晶Cu的纳米晶粒尺度效应,比多晶Cu更易钝化,表面所形成的钝化膜保护效果也好于多晶Cu,所以纳米晶Cu的耐蚀性比多晶Cu好。循环伏安特性分析证实了这一点。纳米晶Cu和多晶Cu在中性含氯溶液中的钝化区比在酸性硫酸铜溶液中要窄得多,这正是因为Cl-对形成稳定钝化膜的抑制作用的结果。4.在中性含氯钠盐溶液中,纳米晶Cu腐蚀形态完全不同于多晶Cu,呈现均匀的表面溶解并伴随有不均匀的局部腐蚀,而多晶Cu则是分布均匀的晶界腐蚀。此外,纳米晶Cu还发生了晶粒长大,且与溶液直接接触的最外层表面晶粒长大远比次表层要快,晶粒长大是非均匀性的。5.纳米晶Cu对溶液中的氧痕量更为敏感。究其原因,是因为纳米晶Cu晶界处原子活性大,有利于氧的自由传输。另外,在浸泡或极化过程中,纳米晶Cu表面有S的聚积,而多晶Cu则无S的聚积。6.纳米晶Cu在极化过程中扩散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而多晶Cu在整个极化过程中,主要受电荷转移过程而非扩散等传质过程控制,更多地受到中间产物或吸附的影响。7.在0.47wt.%NaCl溶液中,纳米晶Cu的Ecorr和Tafel斜率与多晶Cu基本一致,但其Ecr、Icr和Ip都比多晶Cu大,说明纳米尺度效应增强了阳极溶解动力学,纳米晶Cu的抗蚀性不及多晶Cu。另外,纳米晶Cu无二次钝化,而多晶Cu的二次钝化非常明显,这与两阶段保护膜的形成有关。8.SO42-浓度对纳米晶Cu的阳极极化行为有重要影响,纳米晶Cu的Icr随SO4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logIcr与SO42-有较好的线性关系:logIcr=0.01158[SO42-]+0.14142。然而,纳米晶Cu的Ecr却随SO4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9.0.3wt.%Na2SO4溶液中加入104ppm Cl-,纳米晶Cu阳极极化行为发生明显变化,Cl-在纳米晶Cu表面形成难溶于水的CuCl保护钝化膜,因此,纳米晶Cu电极溶解速率受CuCl和Cu2O的双重抑制,从而降低纳米晶Cu的Icr,并显著减缓活化—钝化过渡区的电流密度下降速率。10.在活化—钝化过度区纳米晶Cu阳极极化区存在“斜率转折点电位”。本文提出“静电离子团”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纳米晶Cu的存在的“斜率转折点电位”和Icr随SO42-浓度增加而增大的现象。动力学分析,纳米晶Cu电极的溶解电流与电位E、SO42-浓度、溶液pH值和温度T、Cu+在纳米晶Cu表面氧化膜内的扩散系数D以及氧化膜厚度d有关:11.溶液温度T对纳米晶Cu的阳极极化行为有重要影响,在3.3wt.%Na2SO4溶液中,纳米晶Cu的Ip、Icr和Ecr均随温度T升高而增大,且logIcr与1/T之间有较好的线形关系:logIcr=-669.94(1/T)+2.4388。温度由25℃升高到30℃,Tafel斜率明显增大;温度继续升高,但Tafel斜率保持不变。温度升高,纳米晶Cu极化后表面Cu2O立方晶体堆积相对疏松,但晶体尺寸更为细小、均匀。Cu2O堆积疏松导致出现表面腐蚀孔洞。12.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纳米晶Cu的Icr逐渐增大,Ip亦呈上升趋势,且logIcr=-0.0287pH+0.25。pH值降低,2Cusur++OH-(?)Cu2O+H+反应受到抑制,即抑制了纳米晶Cu电极表面氧化膜的生成,从而减弱了对纳米晶Cu阳极的保护作用,其溶解速率增大。13.纳米晶Cu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微缺陷对其耐蚀性有不利影响,存在微缺陷部位是纳米晶Cu的腐蚀薄弱部位,微缺陷可能导致纳米晶Cu的局部腐蚀。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分子筛规则的孔道为主体,通过吸附、结晶包覆、修饰等组装方法,对具有光学活性的客体材料进行组装,并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单晶硅片作硅源,在r 体系中
Exendin-4是由美洲希拉毒蜥(Heloderma suspectum)唾液腺分泌的3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在哺乳动物体内通过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的受体结合发
作为先进复合材料的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由于克服了层合复合材料层间脆弱的缺点,同时具有优异的整体性能和较高的强度、刚度、良好的抗冲击性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等很多领域的
对株洲市105名幼儿教师进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和心理控制源量表测试,结果发现:创设良好的家庭及工作支持系统,减少压力源以及对教师进行归因训练,建立正确的归因方式,都
在综合评述了国内外热电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β-FeSi2热电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凝固、悬浮熔炼和机械合金化等技术制备了FeSi2及Fe2Si5基合金,通过XRD、SEM/EDS以及电
在元朝大一统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山西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积淀,其蒙元壁画墓秉承宋金遗风,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主要表现为形制多样、随葬品丰富、墓内装饰以壁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长期家庭氧疗(LTDOT)普及情况。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9月在该院住院的1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190例病
自国家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以来,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但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制约,部分高校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配套文件出台较晚,推进过程道路
从管理、技术、不确定性等3个角度对企业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并论述了项目实施的外部应对、领导团队的理念革新与一把手工程、企业职员的培训与企业文化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不重视结构的耐久性要求,忽视了对抗震结构的设计,导致建筑结构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提高建筑结构质量,必须采取必要的加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