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蒸发强烈,同时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水面蒸发是地表水体水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水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蒸发强烈,同时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水面蒸发是地表水体水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水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研究该地区地表水体蒸发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揭示水面蒸发规律过程的机理机制,对于合理开发保护利用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以关中盆地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原位观测试验,对水面蒸发量、水体剖面温度及气候因素进行观测,获取该地区水面蒸发过程中蒸发量、垂向水温变化和气象要素变化的实测资料,分析水体蒸发过程中水体剖面温度变化特征,揭示其与气像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不同深度相同面积、不同面积相同深度的蒸发器进行不同水体水温和水体蒸发量观测实验,探讨水体面积和蒸发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本文主要从垂向水温、面积对蒸发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 (1)蒸发器中水温存在日分层现象,当蒸发器口径和水深接近时,有水温分层的现象出现,随着水深的加深,水温日振幅逐渐减小,相位滞后也愈加明显,水温分层趋势越加明显。影响水温日分层的主要气象要素是热力因子,即气温和太阳辐射。 (2)水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月最高气温超过45摄氏度,月水面最高温度超过39℃;现有的观测中最低水温出现在12月份,水面温度均低于0℃;水温与气温的年际变化趋势相吻合。水温受到气象要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夏季比较明显,水温的日最高值在15~17时出现,日最低温在夜间3~5时出现。水面蒸发过程会改变水面附近的气温,进而影响周围环境,改变局地小气候。 (3)不同面积水体蒸发量的研究表明:水体面积和蒸发量呈负相关关系,面积每增大1m2,各月蒸发量在0.207mm至2.020mm之间下降。面积对蒸发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故在计算区域内不同面积湖泊蒸发量时,应该将面积效应考虑在内。 (4)对比不同面积蒸发器蒸发量和 E601型国家标准蒸发器蒸发量发现,2.89m2、4.84m2、10.24m2蒸发器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20.25m2蒸发器中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E601型国家标准蒸发器中6、7、8月份蒸发量均较大。2.89m2、4.84m2、10.24m2、20.25m2蒸发器蒸发量和 E601型国家标准蒸发器蒸发量的非冰期折算系数分别是0.245、0.219、0.201、0.105。
其他文献
汞对环境的污染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而燃煤烟气排放的汞是最主要的大气汞污染源之一。钙基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具有能协同脱除燃煤烟气中50-95%的Hg2+的潜力,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被WFGD系统捕获的Hg2+又会被还原为Hg0,导致WFGD脱汞效率降低,造成二次污染。这一现象成为当前利用已有烟气净化装置协同净化汞污染控制的突出难点问题
Undesired adsorption of proteins brings big troubles to marine structures. The settled proteins chang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s, whi
Recentl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LIBs) has received intensive attention. As an important family of inorganic mate
化石燃料的消耗,使得洁净能源的需求和环境问题的担忧日愈凸显,水分解产氢作为解决洁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极有发展前景的办法引起了广泛关注。而水解产氢可以通过多种半导体材料进行光催化实现,常用的材料包括:二氧化钛(TiO2),氧化亚铜(Cu2O),氧化锌(ZnO),硫化镉(CdS),硒花镉(CdSe),碲化镉(CdTe),和石墨型氮化碳(g-C3N4)。然而,由于催化效率较低,使得这些材料距离光催化产氢的
饮用水中病原原生动物的危害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简称两虫)是两种严重危害水质安全的病原性原生动物,可感染人类和其它多种动物,引起发烧、腹痛等症状,对免疫力低下或缺乏的患者甚至导致死亡。两虫在水中的存活时间相当长,且对环境因素和传统氯灭菌剂具有较强的抗性,城市供水系统中的两虫直接威胁饮用水安全,并同时对城市水环境带来生态和健康风险。因此,对自来水中的两虫分布及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垃圾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且具有极大的危害。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中,生化法存在着承受负荷小、抗冲击能力弱等不足,且运行和基建成本较高;纳滤法由于膜的损耗速度快,且易堵塞,处理费用偏高。现阶段土地快速渗滤法对垃圾渗滤液的研究仅限于COD浓度的去除效果上,对NH_3-N的去除及不同形态氮元素之间转化的相关研究报导较少,同时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