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语在汉语词汇和中华文化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汉语学习者对熟语的掌握越好,学习的汉语越地道。因此,深入对熟语的研究分析,不仅能够提升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与信心,更能够帮助他们掌握更加地道的汉语。本文即是针对中级汉语学习者的熟语教学研究。第一章探讨了论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与目的,并呈现了熟语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章把熟语分为两部分,来探讨熟语的本体知识。第一部分是成语。在对教材中成语统计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成语的音节特征和结构特征。音节特征,包括音节的重叠形式和非重叠形式。根据成语的结构特征,把成语分为7类,包括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等。其中联合式占比最高。联合式往往由两个相近或相反的部分组成,没有修饰、描述或补充的关系。第二部分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惯用语的特点可总结为“一难一易”,“难”是指惯用语在应用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远高于其他熟语形式,“易”是指惯用语的结构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谚语的特点包括对称性、隐喻性和通俗性。因歇后语较少,没有单独对歇后语进行讨论。第三章通过问卷的发放,对留学生的熟语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留学生的基本信息、对熟语的基本认识以及具体熟语的使用情况。第四章提出了以中高级学生为教学主体、以中华文化为依托的两条熟语教学原则。除了教学原则,还分别针对学生、教师以及教材提出一些建议。对教师的建议包括: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景,从“会”到“用”。对教材的建议是,增加教材中熟语的重现;课后补充的熟语要符合课文内容,或对应的文化知识点。建议留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课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更多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知识。最后一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