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情境下生成的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美术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传统在自身线性框架中的发展、对市民文化的融入和对现代性的认同。由此,以“金石气”为重要构成部分的早期海派艺术,呈现出中国传统艺术在文化格局上的重大转型,体现出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向。第一章探讨了早期海派艺术中“金石气”发生的特殊背景。早期海派艺术中“金石气”的生成,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审美文化的民族特性与生命力,同时在海上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充分呈现出中国艺术由近代向现代性转变过程中的种种面向,在传统与现代、雅与俗、中与西的多元交织的维度中,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近代审美文化向现代转化过程中的内在逻辑。通过对其发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与审美文化语境的探讨,揭示了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所体现的海派“气质”。这种观照维度贯穿本文研究的始终。第二章探讨了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审美意象。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和艺术语言,其内涵不仅来自于对金石意象的形式层面的物化与创造或是精神层面的抽绎与升华,同时也在具体、生动的审美体验和意象建构的过程中,传达着主体生命对金石之美的感悟。通过对其从实体意象到形式意象的创造、书画印合一的实践、在时代精神与艺术传统中生成的意境以及在海上审美文化语境下生成的意趣的探讨,本文揭示了这一发生于特定情境下的审美活动以及审美意象的建构过程,同时也补充了现有研究之不足。第三章探讨了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审美特性与价值取向。从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写意精神来看,既呈现出对中国写意传统的观念和方法的承继,更突显出对近代文人艺术造象机制的反思。它在审美特质上更加贴近现实与日常生活,更注重对审美体验的感性、质朴的表达。其“刚柔并济”的审美效果不仅与海上市民审美取向相契合,同时蕴含着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追求,体现出偕俗性与现代性的结合。这种以本土为立场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市民趣味上,同时也在“金石气”的审美现代性上得以呈现,可以视作本文的创新之处。第四章探讨了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所体现出的艺术人格与艺术个性。通过探讨其创造群体所呈现出的对传统艺术人格的守望、对艺术本体的探索、对现实的反思和超越,全面地阐释了其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艺术家的具体实践,从人格魅力的彰显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个体生命的写照和对艺术现状的反思等角度探讨了“金石气”所体现出的艺术个性。结语部分探讨了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当下意义,以早期海派艺术中的“金石气”的创造实践以及艺术家的人格精神为参照,对书画及其他我国当代艺术的现状进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