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和社会的关系呈现着越来越密切的趋势。传播社会学,也已从20世纪中叶由传播学和社会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逐渐成为一个很有历史及现实意义的课题。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从传播史、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等方面对传播社会学问题进行着阐述和研究。但着眼于立足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通过深度报道,表达依托的社会,也影响所处社会的新闻时事生活类期刊,并从其最具价值的主体——封面专题入手,将其中蕴含的传播社会学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著作则少之又少。 本文通过对“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新周刊》办刊15年来的专题栏目进行分析,尝试对这本充当中国“社会学切片”的杂志的传播内容进行探究,从而希望能够为当代中国社会和传媒的关系描绘出一幅宏观图景,并为传播影响力的评判找到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本文从内容分析法入手,将《新周刊》最具特色的封面专题视为样本,置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从描述内容趋势的表象中,深挖社会现实与媒介现实的关系。帮助理解和解释:社会的发展进程如何影响了媒介的传播内容?媒介的传播内容如何选取展现社会图景?媒介应该如何做社会公器?以及传播内容应该如何体现其社会价值? 借助“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并辅以《新周刊》内部操盘手的解读,本文分析出《新周刊》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时事、盘点等内容勾画着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图景,同时,它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形成了全球化、传媒、城市、人际关系等价值观表达着传媒为社会发展引领的趋势概况。从中可以看出,以《新周刊》为代表的传媒类型不仅是公众了解社会丰富又权威的读本,其汇聚的独特、全面、深刻的观点亦将媒介塑造成领航社会发展的观察家,成为真正的社会镜像和嘹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