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子谱的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en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手征夸克模型,我们系统地研究了Ξ和Λ超子谱的强衰变性质。同时,讨论了Λ共振态在低能区K-p→Λη散射过程中的贡献。  我们通过研究Ξ共振态的强衰变性质,得出以下结论:(1)Ξ(1690)和Ξ(1820)很可能分别是自旋-宇称为1/2-和3/2-的态,且对应的夸克模型组态是|70,28>。同时,这两个负宇称的态Ξ(1690)和Ξ(1820)可能存在轻微的组态混合;(2)Ξ(1950)可能对应几个不同的共振态,其中在Ξπ衰变道观察到的大宽度(Γ~100MeV)的共振态可能是自旋-宇称为5/2-的八重态|70,48,1,1,5/2->或自旋-宇称为1/2-的混合态|Ξ1/2->3;而在同样衰变道观察到的中等宽度(Γ~60MeV)的共振态很可能是自旋-宇称为1/2+的激发态,其对应的夸克模型组态是|56,410,2,2,1/2+>;(3)对于Ξ(2030),理论结果排除了该共振态作为自旋-宇称为7/2+的态或为5/2+的纯态的可能性。  对于Λ共振态,我们重点研究了较低质量的几个态。通过研究K-p→Λη散射过程,得出:(1)Λ(1670)S01与Λη有很强的耦合,且低能区的K-p→Λη散射过程在阈值附近的贡献主要来自Λ(1670)S01;(2)Λ(1690)D03对散射过程的贡献小到可以忽略,其原因是由于该D波与Λη的耦合很弱。此外,再结合这几个Λ共振态的强衰变性质,我们进一步得出:(1)Λ(1405)S01和Λ(1670)S01很可能是自旋宇称为1/2-的组分混合态;(2)两个D波Λ(1520)D03和Λ(1690)D03可能是自旋宇称为3/2-的组分混合态;(3)同时,我们预言了一个未被观测到的共振态|Λ3/2->3。该共振态的质量在1.8GeV左右,且在Σπ和Σ(1385)π这两个衰变道观测到该态的几率比较大。
其他文献
通过对特殊电磁结构的设计,达到精确控制和调制电磁波的目的,是超介质材料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本论文主要对超介质材料构成的简单器件内的光线传输进行理论分析,由此给出超介质
近年来,半导体工业正朝着更高的集成化方向发展,使得器件功能更加多元化,而元件尺寸则逐渐减小。这对于多功能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P型
自超导现象被发现以来,引发了研究不同体系的超导体,以期获得更高转变温度的超导体的一个又一个热潮。某个特殊性质的超导样品的发现,往往会带来一个新的超导家族。2013年3月美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加,供应短缺已明显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然而西部地区以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