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隸來源考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cqu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隸變是漢字發展歷史上的一次大變革,標誌著漢字古文字階段的終結和今文字階段的開端,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隸書運用點、橫、豎、撇、捺的簡率筆畫寫法使古文字擺脫了圖畫的羈絆,故許慎於《說文解字》中稱道:“古文由此絕矣。”隸書點、橫、豎、撇、捺方折平直的書寫為今文字提供了書寫規範,對楷書的出現與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秦簡尚未出土之前,關於“隸變”的觀點一般都沒有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即隸書的來源是小篆。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隨著埋藏於地下的文字資料不斷被發掘,秦到漢代的文字資料大量出現,尤其是竹簡帛書等手寫筆跡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那時所使用的文字的真正面貌。裘錫圭先生曾於《從馬王堆一號漢墓“遺册”談關於古隸的一些問題》中指出:“隸書是在戰國時代秦國文字的簡率寫法的基礎上形成的。”這一結論給了隸變研究諸多啟迪,開啟了隸變研究的新開端。本文通過對漢隸字形、秦隸字形、秦篆字形的歷時比較,運用定量統計、分析歸納的方法探究漢隸直接來源於秦隸,還是直接來源於秦篆。《隸辨》是一部隸書字典,由清代顧藹吉編纂,採自漢碑之隸字,其漢隸字形具有代表性。本文選取的漢隸字形來自清代顧藹吉《隸辨》中的漢隸字形。王輝主編的《秦文字編》和東漢許慎撰寫的《說文解字》,這兩本書中的秦文字資料豐富,是本文選取秦篆與秦隸字形的主要來源。我們運用這些文字資料,參照語言研究中的定量統計法,將研究選取的文字字頭作為定量,用計量統計的方法得出比較研究的結果,借助比較研究的結果來推論漢隸的直接來源。通過對漢隸字形、秦隸字形、秦篆字形的比較分析,我們得出了四種探究結果。探究結果如下:一、漢隸字形與秦隸字形、秦篆字形都一致的字頭佔67%;二、漢隸字形與秦隸字形一致,但隸書字形與秦篆字形不一致的字頭佔23%;三、秦隸字形與秦篆字形一致,但漢隸字形與其不一致的字頭佔5%;四、漢隸字形、秦隸字形、秦篆字形都不一致的字頭佔5%。總之,至少90%的字頭的漢隸字形都與秦隸字形一致。根據每種探究結果中字頭數占字頭總數的比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漢隸字形應該直接來源於戰國時代秦文字中的秦隸字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游离移植第2足趾趾背皮瓣修复第2~4指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5月-2010年2月,采用吻合趾底动脉—指固有动脉的方法,游离移植第2足趾趾背皮瓣修复第2~4指
为实现弹丸落/着点的非接触测量,针对训练中弹丸立靶密集度和首发命中率人工测量的现状,提出利用磁阻传感器感知弹丸经过时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变化。分析了该方法的基本工作原
舞台剧剧本《繁花》改编自金宇澄创作的长篇小说《繁花》,主要讲述的是生活在上海的阿宝、沪生和小毛三人三十年的离合悲欢。资本家家庭出身的阿宝,军队干部家庭出身的沪生和
大肠杆菌是临床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抗生素是治疗的最主要方式,然而近些年来大量文献报道关于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的出现,导致治疗失败或疗效减弱,严重影响畜牧生产的发展及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细菌产酶机制是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是细菌介导对青霉素类、窄谱和广谱头孢菌素类、单环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
目的:通过评估口臭患者和非口臭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从而探究口臭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其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将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