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肩周炎,常见于年50岁左右,故又名“五十肩”,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属中医学“痹病”中的“肩痹”。本病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较严重痛苦。目前香港对肩周炎的临床诊治存在一定问题:①香港没有关于肩周炎的流行病学或发病调查;②香港没有明确的关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③香港有关推拿、针灸及中药等治疗手段缺乏详尽、客观、科学的疗效证据。因此,难以找出有利于香港肩周炎防治的方法,影响了其临床治疗。 目的: 首次开展香港社区肩周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香港社区肩周炎的治疗提出新见解;立足中医理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资料,创立香港社区对肩周炎治疗有促进作用的新观点,提高香港社区肩周炎治疗效果,作出系统和科学的疗效评价,寻找肩周炎可靠的治疗方法,给患有该病的长期病患带来健康福音。 方法: 1.本文对香港东区肩周炎的发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放问卷调查3700人次,客观了解香港东区肩周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观察香港社区肩周炎治疗方法,探讨推拿、针灸及口服大活络丹三种中医治疗方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 2.临床研究病例来源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96例香港“北京同仁堂诊所”的病例,按单盲随机分组方法分成推拿、针灸及口服大活络丹三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疾病诊疗标准中的“肩痹”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二届肩周炎学术讨论会(1991湖北)作出的肩周炎诊断标准。通过临床病例观察疗效,探讨推拿、针灸及中药对肩周炎有效性,为香港社区肩周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 1.完成发病调查病人3145人次,3145人中有肩周炎418人,占13.29%,其中以35-44岁年龄层较多,随后逐渐增加,45-54岁年龄层最多,至55-64岁后逐渐减少。另外22.84%使用中医治疗,77.16%向西医求诊,但疗效差,疗效不尽人意。 2.完成临床观察93例,推拿组31例,针灸组30例,口服大活络丹组32例,推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口服大活络丹组总有效率为62.5%(P<0.05)。 结论: 1.肩周炎是香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高,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肩膀疼痛和活动障碍是肩周炎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2.推拿、针灸及口服大活络丹三种中医方法治疗肩周炎,在改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三种疗法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可以缓解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症状,促进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提高肩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以推拿、针灸的实时效果为佳,随访三个月,口服中药大活络丹两周疗程,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所以,推拿、针灸及中药值得在香港社区大力推广及实施,使肩周炎患者在治疗中获益。 展望香港中医药的将来,传统中医药的应用前景美好,在治疗肩周炎方面,使用推拿、针灸实时效果较好,中药治疗远期效果理想。因此,只有当中医治疗对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建立了良好口碑,才能吸引病人前来中医院求诊,获得市民所认,吸引到更多的病人接受中医药服务。今后,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还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整理,获得更多循证医学证据,让市民得知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