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半离散可积系统的达布变换与守恒律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bing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离散可积系统是非线性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工程学,电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能够刻画很多重要的自然现象,如:晶格中的粒子振动、电网络中的电流、固体离散化、生物链中的脉冲等等.构造具有应用价值的半离散可积系统,并研究其精确解是非线性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离散的谱问题出发,利用屠格式构造了一族半离散的可积系统,并考虑其中一个半离散可积系统,通过构造它的Darboux变换,得到该系统的精确解,同时利用Ricatti方程组构造法建立该系统的无穷多守恒律.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半离散可积系统的背景和应用,以及几种半离散可积系统精确解的求解方法.第二章是预备知识,介绍了半离散可积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回顾了利用屠格式构造半离散可积系统的方法,介绍了Darboux变换和无穷多守恒律.第三章是本文的主要结果,我们从谱问题出发,构造了一族半离散可积系统,选取其中一个系统,通过构造Darboux变换,得到该系统的精确解,最后研究了该系统的无穷多守恒律.
其他文献
金刚石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拥有许多优良的特性,比如超硬、高导热率、高电子空穴迁移速度和宽带隙、高光学透过率以及化学惰性等特点,通过半导体掺杂可获得p型或n型导电金刚石,在半导体领域获得广泛应用。p型金刚石最主要的掺杂是硼掺杂,硼掺杂对金刚石的生长及物理的影响是决定金刚石半导体器件性能与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微波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在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单晶衬底上同质外延生长硼掺杂金刚
本文着重探究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要点,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处理诸多细节问题,希望能够从根源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也希望能保持保持和谐与健康的网络环境状态。提升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优势,使计算机网络安全得到保障,等级指数也能够得到提升。
本文介绍了一类求解随机哈密顿系统的Kahan方法.哈密顿系统理论拥有丰富而悠久的历史,它是Lagrange力学的推广与升华.在生命科学、天体力学及航天科学中的许多模型都是以哈密顿系统的形式存在的.随着计算机编程的普遍应用和数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对于哈密顿系统的研究长盛不衰.1993年,Kahan[34]首次提出了一个差分格式.虽然此方法不是辛格式,但是应用于二次确定性哈密顿方程时有一个独立的守恒量,
目的:通过研究137名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的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并结合血清标志物、心电图标志物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经过随访得出LGE-CMR对NICM的预后价值,从而更好地为NICM患者进行预后的危险分层,进而更及时的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研究对象是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评估的137名N
研究目的:(1)总结利妥昔单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例特点,探究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研究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PLA2R抗体滴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15例,8例(53.33%)男性,7例(46.67%)女性,入组标准符合:(1)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
解与矩形、正方形有关的线段关系等问题,一般是通过添加辅助线,利用三角形全等、相似等知识来解决,但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难点所在.本文介绍另一种方法:根据题目的条件建立坐标系,借助一次函数的知识求解.例1如图1,矩形ABCD的边长AD=3,AB=2,E为
期刊
目的:回顾性分析156例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材料和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肝胆胰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者156例,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60例,分别作为PVT组和非PVT组;并将PVT组患者根据血栓累及范围进一步分为单支血栓组(血栓仅累及单支,n=30)和多支血栓组(血栓累及部位≥2,n=126)
目的:通过对肺癌治疗所致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各项指标分析研究,探讨各项指标在肺癌治疗所致间质性肺疾病中的预警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吉大一院明确诊断为肺癌经肿瘤治疗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76例及未发生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28例,根据有无间质性肺疾病将其分为ILD组及非ILD组,统计并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治疗方案、预后生存时间、实验室指标以及肺CT征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早发急性心肌梗死这一患者群体在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这一特殊人群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临床中早发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研究方法:收集从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并行直接PCI患者的临床相关病例资料共464例,依据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目的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数据特点,为进一步开展好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上报的ADR报告582例,从患者性别、年龄、报告类型、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和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82例ADR中,年龄在10岁以下的患者发生最多(208例),占35.74%;严重ADR 18例,占3.09%,新的严重A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