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增强剂又称免疫促进剂是指单独或同时与抗原使用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它可以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机能及防病、抗病能力。免疫增强剂多为糖类和蛋白类成分,其来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菌株,并对该菌株发酵液中免疫增强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以期为将其作为免疫增强剂提供依据。主要试验方法、步骤、结果如下:1、以分离自西安某温泉的7株嗜热菌为筛选对象,将试验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离心过滤,所得上清液浓缩制饵后投喂试验鲤,每7d测定一次鲤外周血白细胞吞噬活性(Leucocyt phagocytic activity)、吞噬细胞杀菌活性(Phagocyt bactericidal activity),以确定这7株细菌代谢产物对鲤是否具有免疫增强效果。试验周期共28d。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A-1和菌株XA-4两组,鲤的以上二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较大程度提高,表现出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p<0.05)。而其余各菌株组,在本试验条件下对鲤的免疫功能无显著增强作用。根据各组菌株发酵液免疫增强效果以及菌的生长特性,本试验选取菌株XA-1作为目标菌株,并对其进行了菌种的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XA-1隶属于厌氧芽胞杆菌属(Anoxybacillus),种待定。2、对筛选得到的高活性菌株XA-1进行液体发酵,通过离心、过滤、真空冷冻干燥将发酵液浓缩后,分别用极性由小至大的4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提取所得浓缩物。将各提取物按等浓度等剂量分别注射鲤、并测定其白细胞吞噬活性、吞噬细胞杀菌活性、SOD活性、溶菌酶活性。根据上述4项免疫功能指标判定何种有机溶剂提取物中存在菌株免疫活性成分。结果表明,菌株免疫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甲醇提取物内。3、将第二步所获得的甲醇提取物浸膏进行分离、纯化、活性检测和化学结构鉴定。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浓缩后、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共获得683个流分,后合并为5个流分组,并得到两个较纯的晶体化合物A(265 mg)和B(194 mg)。对5个流分组及化合物A和B免疫增强活性测试表明,晶体化合物A和B均表现出较好的免疫增强活性、其中化合物B的免疫增强效果最好。运用ESI质谱、核磁共振碳谱、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对化合物A和B进行化学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A为环(脯氨酸-甘氨酸)二肽(C7H10N2O2),B为环(羟脯氨酸-丙氨酸)二肽(C8H12N2O3)。综上,嗜热菌代谢产物中主要的免疫增强活性成分为环(脯氨酸-甘氨酸)二肽(C7H10N2O2),环(羟脯氨酸-丙氨酸)二肽(C8H12N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