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纷纷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世界各国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都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十分重要的内容。课程设置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在全球化、国际化视野下,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挑战,迈入新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内开始推行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课程,双方在新课程里各自体现什么样的基本课程理念?这些理念对双方的新课程设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日两国新的高中课程设置及结构呈现哪些特点与异同?带着这些问题,本论文对中日新课程的理念、课程设置与学分及课程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 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中日高中新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意义及比较中日高中新课程设置的缘由。第二部分从教育的民主化理念、教育的多样化理念、教育的社会化理念、人才培养的综合化理念、教育的终身化理念以及传承本国文化、开拓国际理解意识的比较等六个方面探讨了中日高中新课程理念的异同。第三部分是中日高中新课程设置的比较,从总体设置、设置说明、课程结构、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程、毕业认定以及中日高中学校课程设置的具体例子等八个方面论述了中日高中新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异同。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中日双方都优化课程设置,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作为反思与启示的第四部分分析了中日新课程设置共同的优势以及仍然存在的缺陷,并从中揭示今后中国高中课程设置可以获得的启示:制定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处理好选修课的问题、加快开发、增设综合课程及职业技术课程、完善多样化、弹性化的学制、完善学分认定制度。中日两国的教育改革有着相近的文化历史背景,也有相同的课题需要解决。中国正在进行着迈入21世纪的课程改革,日本课程改革的历程及其经验与教训,尤其是最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及课程设置措施值得中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