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j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聚现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发展活力,并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贡献。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城市之一,是西部经济增长的“桥头堡”和“增长极”。自直辖以来,重庆市在特色工业园区的基础之上,大力推动产业集聚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而我国是全球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国。2009年11月26日我国正式宣布关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计划将于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到50%。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而重庆又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大市,同样面临着较大的减排压力。基于此本文将对重庆目前正大力发展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及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当前国内外的产业集聚理论进行总结及梳理,并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及产业集聚与环境、碳排放关系的相关实证研究进行综述;随后在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对重庆市产业集聚、经济增长及碳排放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并通过现状分析讨论了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及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之后,本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之上,将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空间基尼系数引入到模型之中,对实证分析中的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产业集聚、资本及劳动对经济增长都存在促进作用。然后又对产业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各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后,同样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及产业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得出重工业比重的增加将导致碳排放强度的上升,而技术进步、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将促进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最后,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产业集聚最佳规模理论及重庆市碳排放现状,指出对产业集聚进行合理规划及将低碳理念融入产业集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重庆产业集聚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当前国际经济的大环境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高管人员也是最近比较受关注的焦点,鉴于以上两点,本
财政补贴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而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发达的现代社会。但是高科技同样带来科技风险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被迫裹挟着风险的发生。社会学家贝克指出后现代社会从本质上讲是风险社会—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开展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调查,深入探究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航空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我国早期建设的很多机场航站楼基本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生态问题,不适宜当前的发展趋势和环境保护目标。深圳B
在我国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不安全因素虽然一直受到强调和重视,但是从安全研究的角度而言,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对工程施工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因素、影响强度等都没有得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的变化,国际与国家内部产业转移进程不断加快,产业转移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转移规模越来越大,转移层次越来越高,区域间承接产业转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经济与环境的不均衡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遏制环境的恶化,低碳经济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我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影响深入到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传播的发展,深入改变了公众对科学技术以及科学家的认识。科学家是科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传播科学的过程中也往往涉及到
弦支穹顶结构是将柔性体系和刚性体系复合的新型空间体系,其综合了两种体系各自的受力性能优势,结构空间刚度大、力学性能好、整体稳定性能好,能经济合理的跨越更大的跨度。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