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急性病例常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脑膜炎、突然死亡,慢性病例以关节炎、心内膜炎为特点,主要引起人急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综合征甚至死亡。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毒性因子、检测方法、药敏试验以及防治等方面分别做了详细的综述,并通过病原分离鉴定、猪链球菌2型毒力因子的PCR检测、猪链球菌1、2、7和9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等三个试验对石家庄地区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及其防治情况进行了针对性地阐述。本试验分别从石家庄市地区各县市猪场送检的疑似病例中分离得到72株猪源链球菌,选择其中具有一定区域、特定致病类型的代表性菌株18株,进行了病原分离和分群鉴定,并与标准株进行了对比试验。初步证实本地区流行菌株仍以兰氏分群C群及D群居多,以C群链球菌为主占50%(9/18),但D群有上升趋势占33.3%(6/18),此外还出现1株G群占5.6%(1/18),还存在两株未定群的猪链球菌。其分布无明显的地域性。石家庄地区SS的毒力因子分布情况不很清楚,本实验对石家庄地区SS分离株的毒力因子进行检测。选取猪链球菌8种主要毒力因子,设计与合成8对引物,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已知21株SS2菌株中90.5%(19/21)表现为cps2/gdh+/gapdh+/ef+/mrp+/sly+/fbps+/orf2+;对石家庄周边区县送检的疑似SS的病例中,仅有10%左右表现为cps2/gdh+/gapdh+/ef+/mrp+/sly+/fbps+/orf2+,比较可见石家庄地区的猪链球菌与国内其他地区SS分离株的基因型不同,提示石家庄目前SS的主要流行菌株是具有部分毒力因子的弱毒菌株。以猪链球菌特异性的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及猪链球菌型特异性的荚膜多糖合成相关的基因(cps1J,cps2J,cps7H,cps9G)为目的基因,设计合成五对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建立了猪链球菌1、2、7和9型的双重PCR方法,并用猪链球菌所有35个血清型的参考菌株,B群、C群、D群各1株链球菌及4株非链球菌菌株验证了1、2、7和9型双重PCR方法的特异性;对双重PCR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结果1、2、7和9型的双重PCR都在100cfu时仍能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选取21株已知的2型菌株用2型的双重PCR方法进行了检测,其检测符合率为100%。在石家庄市周边区县随机采取了360份健康猪的扁桃体和136份病猪组织,用所建立的猪链球菌1、2、7和9型的双重PCR方法对其进行了猪链球菌的检测。从360份健康猪扁桃体中检测鉴定出猪链球菌54株,其检出率达到15.0%。54株猪链球菌中,2型菌有8株,7型菌有3株,9型菌有3株,未能检测到1型猪链球菌,40株菌未能进行定型。而从136份病猪组织中检测鉴定出了24株猪链球菌,分别来自6个区县,结果发现其中的2型猪链球菌2株,而7,9型猪链球菌各1株,其余均不是1、2、7和9型猪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