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渔村人口的社会流动研究——对山东省长岛县渔村的调查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fa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大规模流动,引发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而同样流动频繁的渔民群体,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海岛渔村近年来出现了同时作为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社会现象,这是不同于许多内陆农村的社会流动新趋势,也为预流动人口展现了一种新的路径和趋向。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在国内外社会流动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下,对长岛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和访谈法获取海岛渔村人口关于社会流动客观现状和主观意识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定性的描述分析和定量的SPSS统计软件数据分析来研究海岛渔村人口的社会流动现状,具体包括以职业变化和地域转变为切入点的社会流动客观现状和人们对于社会流动的主观感受,并探究影响海岛渔村人口流动的各种因素。以期完成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海岛渔村人口的社会流动研究。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论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并总结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研究,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二部分是海岛渔村人口的社会流动客观状况。这一部分从基本情况、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三方面来体现社会流动的客观现状。第三部分是海岛渔村人口对于社会流动的主观感受。这一部分从社会流动意愿、社会流动预期、个人的主观满意度三个方面来体现人们对于社会流动的主观感受,以期通过与客观现状的比较,了解主观感受与客观现状之间的差异。第四部分对影响海岛渔村人口社会流动的各因素进行了探究。第五部分是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海岛渔村人口的社会流动总体上处于活跃状态,向上流动趋势明显。在职业变化方面,职业流动速率提升,流动途径多样化。在地域流动方面,海岛渔村人口的地域流动呈现多种流向。海岛渔村人口的这种职业变化和地域变化展现了海岛渔民的转型以及“现代化”过程。另外,社会流动所形成的客观现状,反映并作用于人们的主观态度,反过来,主观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流动策略,影响职业地位的获得和地域的转变。在社会流动过程中,人们会通过自主的选择和判断来决定最终流向,而这种自主选择,是在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关系因素、政策因素和环境资源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最终决定。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出了基于ARM微处理器的主控单元在监控系统的前端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首先对监控系统的结构进行介绍,其次对监控系统的前端控制系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