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被提出。之前有学者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和特点。也有一些学者做过关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其对教师教学实践的积极影响。另外,也曾有学者研究过职前教师在实习期间的教师观念和课堂教学能力。然而,在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影响相关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是在职教师而非职前教师,而且也很少有关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职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观念转变的深入探讨。鉴于这一空白,我们有必要在原有文献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探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研究方法,分别有56名职前教师参与问卷调查和8名职前教师参与访谈。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放,并且在一天之内回收成功54份问卷。问卷数据均通过SPSS软件分析。8份访谈均用手机记录,后转写为书面形式。访谈数据通过归纳和分类来分析。此外,本研究要解决的三个研究问题分别是:(1)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活动与职前教师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实践之间有什么关系?(2)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活动对职前教师在实习期间教学实践的积极影响有哪些?(3)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活动对职前教师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实践有哪些未实现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很多活动对职前教师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实践都有积极的影响。在教师观念方面,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会影响职前教师的教学信念,自我效能感和教师身份认同;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活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职前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创新等方面的设计,也会提高职前教师搜索资源的能力,问题设计能力和多媒体使用能力;在教师素质方面,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职前教师教师团队合作和反思品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行为方面,很多活动会使职前教师在时间管理,师生互动,课堂语言和走动等课堂教学行为方面产生积极的改变。(2)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活动也有一些对职前教师教学实践不太明显的影响。在教学设计方面,职前教师的评价能力,教材解读能力,和作业设计能力没有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在教师素质方面,职前教师没有在教学风格,英语知识和英语口语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在课堂教学行为方面,职前教师的课堂活动组织能力,肢体语言和板书尚且存在不足。基于研究结果,笔者也提出一些可供完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建议。首先,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活动组织方面,实习第一阶段应开展更多的共同体活动,其中一些活动应该更加正规化、系统化;第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应该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应该给予实习教师更加正式和充分的指导,大学里的指导老师应该更多地与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以及实习老师互动,职前教师应该更加积极主动与共同体中其他成员进行沟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