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耐温性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a75838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酚醛树脂是最早工业化应用的合成树脂,由于其良好的阻燃性、绝缘性、粘结性和热稳定性,因而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但酚醛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纯酚醛树脂一般只能在200℃长期使用,超过300℃后将发生急剧热解失重,造成性能下降。特别是在作为烧蚀材料基体时,在高温时需要更高的残炭率,因此需要对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进行改性,满足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高温领域的应用要求。本文研究了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碳化硅改性酚醛树脂,主要目的是提高酚醛树脂的耐热性,改性树脂可以作为耐高温材料基体。本文研究了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表征。通过将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再参与到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结果表明: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后改性酚醛树脂,会使游离酚有一定上升,固含量和残炭量都会提高,耐热性提高。通过FT-IR表征发现,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产物和酚醛树脂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通过热失重曲线分析,发现当用质量分数为20%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酚醛树脂时,热分解温度在386℃左右,提高了近40℃,在800℃的残炭量为62.9%,提高了8.4%。纯酚醛树脂和20%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酚醛的TG-DSC-DTG曲线,表明改性后的树脂在400-600℃间的热失重峰值温度更高,并且吸热峰和放热峰都向着高温方向移动,树脂的热稳定得到增强。本文在20%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酚醛树脂基础上,通过碳化硅进一步提高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使用偶联剂KH-550对碳化硅表面进行化学处理,提高碳化硅粒子和基体树脂的界面相容性。通过SEM表征显示,碳化硅在苯基三乙氧基硅烷/酚醛树脂中分散比较均匀,尺度在200-300nm,但仍有粒子团聚。热失重测试表明,当用3%、6%、9%、12%的SiC改性时,800℃的残炭率较苯基三乙氧基硅烷/酚醛树脂分别提高了2.2%、4.2%、5.3%和7.1%。当SiC量在6%时,拉伸强度提高了2.1MPa,冲击强度提高了0.48kJ/m2,SiC的量超过6%后,增强的作用不明显。
其他文献
<正>2002年6月~2009年6月,我们对57例老年压疮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老年压疮患者57例,男50例,女7例;年龄75~92岁,平均83.5
<正>中心静脉导管(CVC)是广泛应用于危重医学临床的血管内置管技术,尤其在重症监护室(ICU)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肠外营养、液体复苏等方面,CVC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CVC也是
中国有着陶瓷文明之古国的美誉,陶瓷也是中国的象征,“china”一词的词义足以证明陶瓷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有多至深。陶瓷艺术经过了万年不变的艺术长河,不但没有被遗落,而更是做出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联合甲氨蝶呤(MTX)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炎症和组织侵蚀的抑制作用;观察SIN联合MTX对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OC)分化的影响,为二
<正>《资治通鉴》中的《隆中对》主要根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写成,不过稍加增删。《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是宋朝人,他有时有比较重要的补充,有时又有删节,文字比《
<正>一、重新认识"讽刺"概念。在《范进中举》相关论文和语文教学研讨中,"讽刺"一词出现最多,应如何认识这个概念?"讽刺"在这个文本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并命
<正>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在生产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物料,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不仅占用的资金大,而且品种繁多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不同开始时间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高压氧治疗开始时间将19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61例,高压氧治疗开始时间<
二十世纪世界文坛因D.H.劳伦斯而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作家,他的小说曾被列为禁书,但这并不能遮掩住劳伦斯小说的光芒。近些年,有很多学者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