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以来,为抑制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社会在充分的享受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红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其中,失独家庭的不断增长便是其中的问题之一。独生子女家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却失去了唯一的孩子,成为失独家庭,遭受着精神和经济上的种种困境。失独,成为了制度的后遗症。失独者面临着养老困境、心理折磨等多重考验,处于崩溃的边缘。政策的短板使失独家庭成为了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引发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心理上的各种危机,使一个家庭面临未知的风险。经济返贫能够弥补,而心灵的创伤却伴随着失独者的一生。社会对失独家庭的关注才刚刚显露,各种制度、服务机构尚不成熟,失独家庭实际上仍处于伤痛自愈的自助阶段,基本无人引导。本文选取失独家庭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S省Z市某街道为例,通过亲身接触街道中的失独家庭,在对该街道失独家庭情况实地深入调查访谈的基础上,了解到失独家庭丧子之后在经济、心理、养老等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的现实生活问题,并存在着迫切希望提高扶助待遇,提供相关心理辅导,解决好养老后顾之忧的真实需求。论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与失独家庭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明确失独者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与养老需求,以便采取正确的判断和有效的措施;第二部分是对这些需求背后隐藏的原因进行梳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救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四部分运用专业知识,通过个案、小组、社区这三个层面的介入为失独父母提供帮助,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为失独家庭重获幸福提供对策与方法。